中國嘉德香港「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2024春季拍賣會將于4月7日早上11點舉槌。是次特別呈獻的「我們的時代」專題聚焦20位亞洲當代藝術家之重要代表作,當中金夢以「大地之母」激情歌頌時代理想; 傅饒的《陽臺II》 運用現(xiàn)實與想象的交錯構建超現(xiàn)實幻境;黃宇興的《距離》傳達對生命與時間的深刻理解;宋琨以賽博格神女探索人與未來世界的想望;仇曉飛的大型積木裝置紀錄著一代人的懷想與展望;及追求純粹的美與生命力的 季鑫 ;這些課題以鮮活有力的視覺圖景敲擊我們的心臟,譜寫屬于我們的當代奏鳴曲!
星光燦爛,形影不離
黃宇興色譜里的天地人間
Lot 25
黃宇興
距離(一組兩件)
壓克力彩 舊衣 舊雙人床木板(左件)與壓克力彩畫布(右件)
二〇一四年作 | 150 × 190 cm (左件) ; 45 × 61 cm (右件)
Huang Yuxing
The Range of the Universe (set of two pieces)
Acrylic and clothes on wooden panel (left piece); acrylic on canvas (right piece)
Painted in 2014
出版
2014年,《黃宇興》,天線空間,上海,第98至99頁
2015年,《沖積——黃宇興2005-2015》,上海民生現(xiàn)代美術館,上海,第140至141頁
展覽
2014年6月28日至8月26日,「越界」,滬申畫廊,上海
2014年9月13日至10月20日,「河流吞噬了樹叢|接著吞噬你——黃宇興」,天線空間,上海
2015年9月5日至10月4日,「沖積——黃宇興2005-2015」,上海民生美術館,上海
來源
2017年6月19日,中國嘉德春季拍賣會,拍品編號174
亞洲重要私人收藏
估價 ESTIMATE:
HKD 1,200,000 - 1,800,000
完成于2014年的《距離》曾先后展出于黃宇興2014及2015年「河流吞噬了樹叢| 接著吞噬你」及「沖積」個展中。 作品大膽跳脫了傳統(tǒng)的畫布媒材,以耐人尋味的「雙人床板」為畫材 ,床板本身帶有歷史及生活的記憶及使用的歲月痕跡,當中的溫度與人情,都被黃宇興刻意保留下來成為作品的思想載體。據(jù)可考出版,其至今以床板為媒材,以近乎「裝置」概念所做的平面繪畫僅只三件,集中在2013至2014年中,本作便為其一,且為其中尺寸最大者。
創(chuàng)作中的黃宇興
《距離》由兩幅一大一小的畫作組成,大畫以一張舊雙人床板與舊衣物織布拼貼為媒材,緊挨著的是一幅溫潤如澤的寶石小畫。藝術家先用透明度高而飽和度低的熒光色打底,如修行般不斷疊加相對厚實的色彩,以多圖層牽制跳脫的螢彩。 極強的生命力和邊界感與舊衣物和床板形成鮮明反差 ,不禁讓觀者聯(lián)想到舊床板承載著的生命故事,及曾經在床板上那些具親密關系的故人,若感慨著生命無常及塵俗間人情的變化。兩幅作品如被置于不同時空,緊緊相連又相對獨立,給人無限遐想。而其上如日記般的書寫文字,言說了他對星系、物體之間距離的思考,別具深意。
追尋夢中的童年記憶
仇曉飛重塑創(chuàng)造的王國
Lot 27
仇曉飛
廢墟1
壓克力彩 木裝置 | 二〇〇七年作 | 494 × 765 × 30 cm
Qiu Xiaofei
Ruins 1
Acrylic on wood installation | Executed in 2007
出版
2008年,《仇曉飛:碎落的,散逝的》,博而勵畫廊,北京,第10頁
展覽
2008年3月8日至4月6日,「仇曉飛:碎落的,散逝的」,博而勵畫廊,北京
來源
北京博而勵畫廊
現(xiàn)亞洲重要私人藏家直接購自上述來源
估價 ESTIMATE:
HKD 700,000 - 900,000
首現(xiàn)拍場、完成于2007年的《廢墟1》,為中國當代「新現(xiàn)實主義」藝術家代表仇曉飛知名的裝置之作。作品由57塊手繪巨型積木組成, 是其迄今僅2組的「廢墟」系列的開山之作,并為其中唯一的多彩彩繪,突顯其特殊及重要性。 由積木所構筑的城堡可任意拼搭重組,以高度的自由和擬真塑造穿越時空、帶人回歸童年。藝術家刻意以細膩的上色塑造出具年代感的斑駁質感, 還原那「似曾相識」的記憶碎片,令人深深沈浸其中。 置身電玩盛行的當代,「積木」是屬于成年人及復古玩具愛好者的秘密情結。仇曉飛以「廢墟」為巨大的積木命名,再現(xiàn)了自己極度珍愛、卻隨時間逐漸不再時興的「玩具」。作品體現(xiàn)一代人面對經時光打磨而逐漸模糊不清的童年時,既希望永久留駐又帶有淡淡失落的共感,探討了個人經驗和集體記憶的關系。此讓**「積木」所構筑的王國,不再是藝術家個人的經驗,而能自然地激活、調動觀者的情緒和回憶,留下意味深長的余韻。**
松枝影動搖,石磬響寒青
季鑫筆下柔情女子的堅毅
Lot 22
季鑫
松枝
油彩畫布 | 二〇一七年作 | 180 × 120 cm
Ji Xin
Pine Branches
Oil on canvas | Painted in 2017
展覽
2018年5月5日至6月16日,「彌園:季鑫」,蜂巢當代藝術中心,深圳
來源
深圳蜂巢當代藝術中心
現(xiàn)亞洲重要私人藏家直接購自上述來源
估價 ESTIMATE:
HKD 200,000 - 300,000
近年脫穎而出的八〇后「黑馬」藝術家季鑫,擅長將東方情韻結合西方古典繪畫技巧融匯出獨具一格的「宋氏美學」。 完成于2017年的《松枝》為發(fā)表于藝術家隔年「彌園」個展、創(chuàng)作轉折點的重要代表作 ,季鑫借鑒賈科梅蒂(Alberto Giacometti)式的瘦長形象,融入東方文化意象「松」及宋畫的碾玉色調,刻畫出獨特的靜態(tài)人物畫語。本作為彼時個展中唯一一幅大尺幅女性裸體畫作,此題材在藝術家迄今的創(chuàng)作生涯中更是難得一見。
是次上拍的《松枝》,2018年于季鑫「彌園」個展現(xiàn)場
在作品如宋畫秋香綠彩的簡約背景中,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踮起腳尖,其身被刻意拉長,身姿如高聳的哥特式建筑。 藝術家以平直線條呈現(xiàn)女子輪廓,相較之下,以圓潤的弧形展現(xiàn)胸部曲線、臉型及肚臍,一直一曲對比呼應出畫面的平衡感。人物膚如凝脂,柔軟細膩,與地面山石的棕褐色、羅漢松的青黛之色呈反襯,一深一淺下尤顯女子的高潔。 暗喻現(xiàn)代社會中女子對身體形態(tài)的自信與坦然,及溫柔婉約外表下堅韌不屈的品格, 如寒風中的松樹般蒼勁挺拔。透過巧妙的安排,季鑫帶領觀者走入畫面柔中帶剛卻平和寧靜的氛圍,給予觀者一個休憩及想象的空間,與已心對話。
我思故我在
宋琨賽博格式的空靈女姬
Lot 21
宋琨
泛靈凈界——靈隱者
油彩 塑形膏 水晶樹脂 畫布 | 二〇一八年作
45 × 60 cm
Song Kun
Sukhavati-Hermit Fairy
Oil, glass bead, crystal resin collage on canvas | Painted in 2018
展覽
2019年9月7日至10月27日,「異名的肖像」,東畫廊,上海
來源
上海東畫廊
蜂巢當代藝術中心
現(xiàn)亞洲重要私人藏家直接購自上述來源
估價 ESTIMATE:
HKD 150,000 - 250,000
宋琨擅長采用溫潤細膩的筆法,從身邊人物取材,以繪畫、裝置、音樂、影像,用一種 「意識流式敘事」 創(chuàng)造出她的藝術國度。其筆下被她稱之「泛靈族」的人物詭譎又靜謐,探討當下社會中人類肉身與潛意識、「思」與「在」的辯證關系。
是次上拍的《泛靈凈界——靈隱者》(右)于東畫廊「異名的肖像」展覽現(xiàn)場
在《泛靈凈界——靈隱者》中,藝術家以細膩圓融的筆觸,不疾不徐地呈現(xiàn)泛靈族成員的側臉特寫。 作品飽含藝術家「曹衣帶水」的水墨運彩特點, 畫中人在灰白色背景中如浮雕般顯現(xiàn),彷彿身在云深處。而在銀灰攢動的主調中,一抹混合淺黃的厚重米白色如突圍般輻射而出, 糅合水晶樹脂和塑形膏等藝術家偏愛的工業(yè)媒材, 與柔軟清透的畫面主旋律呈戲劇反差,連結著女子深邃眼眸的靛紫及青綠重彩,如羽翼向遠處延伸。而畫中人目光如電,堅定地凝視遠方,令此絕美非凡的賽博格人物若具有思想與情感,令人不禁思索著我們身處的高科技世界的未來走向,別具深意。
向陽而生的精神之旅
傅饒「忽復乘舟夢日邊」的當代神話
Lot 18
傅饒
陽臺II
油彩畫布 | 二〇二一年作 | 155 × 135 cm
Fu Rao
Balcony II
Oil on canvas | Painted in 2021
出版
2024年,《燃燒的圖像》,安卓藝術中心,臺北,第148頁
來源
臺北安卓藝術中心
現(xiàn)亞洲私人藏家直接購自上述來源
估價 ESTIMATE:
HKD 220,000 – 320,000
當代藝術新星傅饒以充滿表現(xiàn)主義的激情筆觸、浪漫主義的鮮活色調、大寫意的氣象格局冉冉上升于藝壇。 《陽臺II》為其展現(xiàn)奇幻向陽而生、光芒萬丈的精神之作。 作品采用孟克(Edvard Munch)式橋梁的縱深結構,展現(xiàn)富有延伸感的庭院露臺。與之相應的是男主角大大后仰在傾斜的椅子上,他夸張化的雙腿與欄桿呈90度直角橫貫畫面,其身側魔幻的綠狗,對應同樣深陷夢鄉(xiāng)的主人,連結一旁看海的黑貓與透明的魂魄,作出虛幻與現(xiàn)實、前世與今生、靈魂與肉體的微妙指涉。
而在男子腳尖所指向的位置,正有一輪旭日自那火紅的海中噴薄而出,正展現(xiàn)詩仙李白在《行路難》中「 忽復乘舟夢日邊 」的詩意浪漫,及其所隱含的理想:古有伊尹夢見自己乘船經過太陽,后被商湯聘請,今有「 長風破浪會有時 」的你我,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堅守著自我的精神力量,一同追隨著驕陽新生的希望!
少女烏托邦
金夢人像主題代表作面世
Lot 13
金夢
呼莎與太陽
油彩畫布 | 二〇一九年作 | 155 × 122.5 cm
Camilla Engstrom
Husa and Sun
Oil on canvas | Painted in 2019
來源
現(xiàn)亞洲私人藏家直接購自藝術家本人
估價 ESTIMATE:
HKD 160,000 – 200,000
一級市場中備受追捧的新生代藝術家金夢,以優(yōu)越的市場表現(xiàn)、不斷突破自我的創(chuàng)作風格「 叫好又叫座 」。 《呼莎與太陽》完成于2019年,為其風景主題外,另一重要的人物系列代表。 精靈少女「呼莎」(Husa)是金夢第一個標志性的創(chuàng)作主題。 她的嬌憨和松弛,以一種天真而原始的魅力,傳遞出對自然之母的祟敬,及對純真素樸的誠摯渴望。 呼莎有著一頭卷曲而柔美的深藍長發(fā),如同藝術家筆下風景畫中「河流」一般深淺交疊的色線。其健康的古銅色皮膚仿若被太陽親吻過,洋溢著溫暖的氣息。她以象征自然的綠色大眼注視著身下起伏流動的蔚藍河水。升起的金色的太陽巧妙地擋住少女的胸部。而其間凸起的島嶼則成為一種對「性」的象征,引出對新世代女性的性解放、自主表達的先鋒觀點。在金夢干凈而洗練的線條下,水、天、山巒與太陽共融一冶,在少女的見證下自成一隅,述說這天地時空的自然變幻。
中國嘉德香港2024春季拍賣會
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
拍賣:4月7日 | 11am
預展:4月3 - 5日 | 10am - 8pm
4月6日 | 10am - 6pm
香港會議展覽中心 | 展覽廳5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