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編號43
王興偉 (1969年生)
《無題(小樹)》
油彩 麻布
177 x 170.2 cm.
2007年作
估價:港元 1,800,000 - 2,800,000
佳士得香港二十及二十一世紀藝術隆重呈獻當代中國藝術大師丁乙、曾梵志、王興偉,以及后起之秀宋琨、賈藹力、邱瑞祥,以及張英楠的頂尖作品,藉著他們創(chuàng)作中看當代中國藝術在時代變遷下的的敘事發(fā)展。
剛在今年7月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舉辦大型個展的王興偉,創(chuàng)作主題大多描繪日常生活及人物情感,他的畫作后來受上海都市化生活影響,由寫實主義轉(zhuǎn)至漫畫形象。
2013年5月19日-8月18日 “王興偉” 北京 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照片:Luke Walker
這幅呈現(xiàn)了標志性符號自行車的《無題(小樹)》正是他的經(jīng)典代表之作,擁有同樣主題的另一幅作品更成為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展覽之海報,足見其經(jīng)典性。
二十及二十一世紀晚間拍賣
拍品編號47
宋琨(1977年生)
《清風》
油彩 畫布
140 x 180.2 cm.
2017年作
估價:港元 600,000 - 900,000
宋琨作為中國具代表性的70后藝術家之一,近年來市場表現(xiàn)火熱,不但獲國際畫廊貝浩登代理,過去一年中4次刷新拍賣紀錄。本作《清風》與藝術家最高拍賣紀錄《踏浪》屬同一題材,展現(xiàn)藝術家細膩精湛的繪畫功底,抒發(fā)1970年代青年的情感和思考風格。
拍品編號45
曾梵志 (1964年生)
《面具系列4號》
油彩 麻布
169 x 199 cm.
1997年作
估價:港元 22,000,000 - 35,000,000
把它畫得特別燦爛,但也特別的虛假,就像舞臺上的一種布景。
—— 曾梵志
《面具系列 第4號》創(chuàng)作于1997年,是曾梵志將虛假背景加至面具系列的重要年份,本作是他首幅把4個面具人物置于虛假背景的巨作,而同年創(chuàng)作之另一幅五人群像現(xiàn)藏于香港M+博物館??瞬仄罚睹婢呦盗?第4號》可謂是博物館級別的臻絕之作。
《面具系列1997 第8號》油彩 畫布180 x 200 cm. 1997年作 香港M+博物館珍藏。藝術品:曾梵志
拍品編號42
曾梵志 (1964年生)
《江山如此多嬌之一》
油彩 畫布 (三聯(lián)作)
各: 250.2 x 350.2 cm.;整體: 250.2 x 1050.6 cm.
2010年作
估價:港元 10,000,000 - 20,000,000
千禧年之際,曾梵志將關注點從“面具”意象轉(zhuǎn)移到一個全新方向——抽象風景。他吸收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視覺表現(xiàn)形式,尤其是中國古典園林,獨創(chuàng)出“亂筆山水”的技法,以生動有力的筆觸繪出宏大的風景構圖。
這一系列始于2004年,并在其后數(shù)年間不斷趨于成熟。這件作品有著豐富的展覽歷史,曾在上海外灘美術館(2010)、紐約高古軒畫廊(2015)、北京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UCCA)(2016)和威尼斯海關現(xiàn)代藝術館(2015)等國際美術館和機構展出。
2016年9月19日-11月19日 “曾梵志:散步” 北京 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照片:鳴謝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
拍品編號49
丁乙 (1962年生)
《十示 98-4-三聯(lián)作》
壓克力 格子布 (三聯(lián)作)
每聯(lián): 200 x 140 cm.;整體: 200 x 420 cm.
1998年作
估價:港元 3,200,000 - 4,200,000
中國當代抽象派先驅(qū)丁乙追求嚴謹精確的絕對化,他以極度規(guī)律的手法不斷重復繪制著標準化的十字形圖案,比喻中國資本主義下的勞工階層。創(chuàng)作于丁乙參與1993年威尼斯國際雙年的后5年,此幅極具代表性的三聯(lián)作不但是藏家推崇的紅色主題杰作,更曾在上海民生美術館(2011)展出。
二十一世紀藝術日間拍賣
拍品編號360
王興偉 (1969年生)
《王華賞 No.3》
油彩 畫布
120 x 120 cm.
2012年作
估價:港元 800,000 - 1,200,000
比較《無題(小樹)》,創(chuàng)作于2012年的《王華賞 No. 3》屬于截然不同的畫風,除了突顯王興偉精湛的繪畫技術外,他更透過描繪背向畫面的兒子,兒子仔細觀察并繪畫出遠處的父親(即王興偉),呈現(xiàn)出藝術歷史上典型的觀看方式。
拍品編號357
賈藹力 (1979年生)
《無題》
油彩 畫布
133.8 x 97.5 cm.
2014年作
估價:2,000,000 - 3,000,000
作為70后中國藝術家代表的賈藹力,見證了中國改革開放到資本主義的興起,啟發(fā)他以奇幻場景或末日般的廢墟反思沖突不斷的社會現(xiàn)代化過程,同時探究在此背景下人類的生存境況。
首次上拍的重要主題畫作《無題》融合賈藹力兩大標志性元——穿著水手服與飛行頭盔的人物,以及蘑菇云,使人聯(lián)想到海軍飛行員,而蘑菇云則與核彈爆炸相聯(lián),兩者均是軍事力量和國家權力的彰顯。而這兩者之間違背常理的比例,及人物手掌攤開朝上好似發(fā)出疑問的姿勢,向觀者傳遞一種孤獨與懷疑之感。
拍品編號381
張英楠 (1981年生)
《再見未來》
油彩 畫布
150 x 200 cm.
2021年作
估價:港元 150,000 - 250,000
備受關注的張英楠善于繪畫室內(nèi)風景,在《再見未來》中,可看到他透過個人記憶中的感受及歷程作為創(chuàng)作靈感,以象征理性的直線配搭精細的幾何空間,對應冷色系的顏料,帶給觀者一股靜謐的神秘感。超現(xiàn)實的劇場式構圖訴說著當代的孤獨與惆悵,為畫面注入生命力。
拍品編號385
邱瑞祥 (1980年生)
《無題》
油彩 麻布
159.7 x 130 cm
2008年作
估價:150,000 - 250,000
《無題》邱瑞祥首次登上國際拍場的作品,顯示出藝術家運用暗色顏料的功力,昏暗畫面配以純色衣服模糊了主角的時代性。藝術家創(chuàng)作出去個人化的"無名氏",營造出迷霧籠罩著的神秘孤寂且耐人尋味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