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貧窮藝術”先驅皮斯特萊托:藝術就如同一面鏡子

來源:澎湃新聞 2021-06-09
現(xiàn)年88歲的意大利藝術家米開朗基羅·皮斯特萊托是二十世紀“貧窮藝術”的代表人物之一。6月8日,其個展“生命的公式”在上海民生現(xiàn)代美術館開幕,呈現(xiàn)他半個世紀藝術生涯的重要創(chuàng)作及藝術理念。 對皮斯特萊托而言,藝術就如同一面鏡子,他以鏡子作為媒介,一方面反射出了真實的自己,另一方面折射的是他人、社會及矛盾的對立統(tǒng)一以及時空的無限問題。 米開朗基羅·皮斯特萊托(Michelangelo Pistoletto),1933年生于意大利比耶拉,是二十世紀藝術運動“貧窮藝術”(Arte Povera) 的代表人物之一,并于2003年獲得威尼斯雙年展金獅獎終生成就獎。
米開朗基羅·皮斯特萊托
“貧窮藝術”一詞源于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的意大利。這一運動主要指藝術家選用廢舊品和日常材料,或其他被忽視的材料作為表現(xiàn)媒介,他們的觀念旨在擺脫和沖破傳統(tǒng)的“高雅”藝術的束縛,并重新界定藝術的語言和觀念。 澎湃新聞了解到,此次展覽由米開朗基羅·皮斯特萊托本人策劃,呈現(xiàn)19件組作品,包括裝置、鏡畫、《第三天堂》系列的最近創(chuàng)作版本,以及相關文獻,以此呈現(xiàn)其半個世紀的藝術生涯和藝術理念。 皮斯特萊托自上世紀60年代起開始他的藝術生涯中具有重大意義的鏡面繪畫創(chuàng)作。他從日常物品出發(fā)進行的創(chuàng)作,打破了傳統(tǒng)繪畫的“高雅”出身,讓觀眾的參與構成了作品的動態(tài)發(fā)展。在藝術家半個多世紀的創(chuàng)作中,鏡面繪畫被不斷賦予新的內涵和挑戰(zhàn),以行為、裝置、雕塑等多種展現(xiàn)形式,延續(xù)藝術家理性的探索。

展廳現(xiàn)場
皮斯特萊托早期的藝術實踐致力于自畫像的探索。民生美術館展覽部負責人高山告訴澎湃新聞,“他的父親是一位古典油畫修復師,早期跟著父親接觸到繪畫。之后,由于家里希望他有一個更好的營生手段,便把他送去了一個廣告學校,在那里接觸到了更前衛(wèi)的思想理念。五十年代中期,他的自畫像就開始受到美國抽象表現(xiàn)主義風格的影響。弗朗西斯·培根在意大利的展覽對他的觸動很大。他的作品是非常抽象模糊的,指向的是一種泛泛的人的概念。” 1961年至1962年間,皮斯特萊托創(chuàng)作了最早的一組“鏡畫”作品。他在畫布上均勻涂上純黑的顏料,使其呈現(xiàn)反光的效果,使畫布具有了鏡子的屬性。他從畫布中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新形象。在凝視像鏡子一樣的畫布過程中,他發(fā)現(xiàn),鏡面自畫像不僅僅是他的自畫像,也是所有在畫布面前的觀眾的影像。由此,藝術家開始將自己的自畫像變成了另一種“自畫像”,這也很快令這位藝術家蜚聲國際,其“鏡畫”系列也成為其藝術創(chuàng)作與理論思想的基石。
《鏡子的劃分與倍增》鋼結構,石膏板,鏡面 ,2018
《打破鏡面——動作4》 超級鏡面不銹鋼絲網(wǎng)印, 2017
展廳現(xiàn)場,作品《彩色二減一》
在隨后其藝術的發(fā)展過程中,鏡面不再是一個簡單的二維空間的作品,而是變成了三維、四維空間的作品?!半S著時間的推移、光線的變化、人來人往的穿梭,你會發(fā)現(xiàn)這個世界所有的可能性,都在鏡子里面出現(xiàn),然后消失,消失之后又再出現(xiàn)。我們看到我們的存在,其實只是非常有限的時間。但鏡子并不代表我的意志,或是作為我的情感,它只是單純地反映現(xiàn)象?!逼に固厝R托曾這樣說道。展廳中,大型裝置作品《鏡子的劃分與倍增》則呈現(xiàn)出以各種不同角度打開的雙面鏡,鏡面之間的互映及反射暗示著個體與環(huán)境甚至所處社會的關系。 評論家杰爾馬諾·切蘭特(Germano Celant)曾于1967年提出的“貧窮藝術”概念提供了重要參照——消解藝術與日常生活的界限,以原始質樸的物質材料重新界定藝術的語言和定義。1965年至1966年間,皮斯特萊托創(chuàng)作了一組名為《減少的物品》系列作品,該作品被視為“貧窮藝術”運動的奠基之作。
《大井》鏡面,瓦楞紙,1965-2021
《無限立方米》 鏡面,麻繩,木頭,1966-2021
在展廳現(xiàn)場,觀眾可以看到“減少的物品”系列中的作品《大井》,一件以瓦楞紙與鏡面為材料創(chuàng)作而成的作品。這些普遍的日常材料經(jīng)皮斯特萊托的藝術處理被賦予了新的意義。此外,另外一件重要作品《無限立方米》是一個由六面鏡面向內的鏡子界定出的一立方米空白空間,該空間在鏡面中相互照應,無限延伸。 1967年之后,皮斯特萊托將來自不同領域與社會各界的藝術家聚合到一起進行“創(chuàng)造性合作”。九十年代,他通過“公共藝術計劃”,將藝術與社會各領域積極地聯(lián)系起來,旨在激起與制造“有責任的社會變化”。
展廳現(xiàn)場 第三宣言
《第三天堂紗簾——三元轉化》,12面紗簾,織物印刷,2020
2003年,在獲得威尼斯雙年展金獅獎終生成就獎后,皮斯特萊托發(fā)表《第三天堂》宣言,并開啟了這一系列的創(chuàng)作。他創(chuàng)作的“第三天堂”符號由表示無限的數(shù)字符號“∞”演變而來。在皮斯特萊托看來,三個圓分別象征著自然主宰的世界、現(xiàn)代社會創(chuàng)造的人工世界以及這兩者終將達成平衡共生的理想世界。意大利語“天堂”一詞來源于古波斯語,意為“受保護的花園”,作品名意在引領每個人在生活的家園中去承擔各自應當擔負起的責任。這一符號作品曾經(jīng)以各種形式出現(xiàn)在世界各地,在法國巴黎的盧浮宮中庭、在古巴哈瓦那的教堂廣場上、在俄羅斯莫斯科的列寧雕像旁等,宣示著藝術家愿攜手他人共同營造一個全新世界的理想。
皮斯特萊托作品《第三天堂》在布魯塞爾歐盟理事會大樓,2014年
皮斯特萊托作品《第三天堂》在瑞士日內瓦的萬國宮前
“羅斯科、波洛克都有對自己內心精神上的探索,對他的影響很大。但是,他們的作品掛在美術館的墻上表現(xiàn)出來的還是表現(xiàn)主義。于是,他開始考慮這一問題,認為只有客觀地將自己退遠,從自己的主觀中走出,才能更好得看清世界。而《第三天堂》理念和鏡面的陰陽等,那種對立、輪回等也展現(xiàn)了他對東方哲學的迷戀?!备呱竭@樣說道。 展覽將展至9月30日。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