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美院《新美術》刊發(fā)周天黎反思文章
(原刊2009年1月9日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
國家核心級期刊、中國美術學院主辦、在文化藝術界學術地位頗高的學院派雜志《新美術》雙月刊,在2008年第6期,用8個版面的篇幅,以《畫荷散記》為題,節(jié)選發(fā)表了中國當代杰出的人文藝術家周天黎先生6萬多言長文《一個中國女畫家的思想片斷----我與西湖荷花的情緣》中的部份內容,引起大陸和海外美術界、文化思想界的廣泛注目。
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改30周年,中國美術界突破“極左”政治教條,各種藝術流派紛呈。但繁榮表像的背后,藝術精神虛無,理想主義失位的情況也很嚴重。有些人認為這是改革開放以來,受西方美術思潮沖擊所致,甚至提出了美術學院中國畫專業(yè)中,要取消來自西學的素描課程;有些人認為中國畫就是中國畫,西洋畫就是西洋畫,而國畫是國粹,堅決反對搞“中西結合”,或對西方美術技法上的學習借鑒,孰是孰非,爭論不休。而周天黎則認為:“筆墨當隨時代,如果坐井觀天,食古不化,中國畫將死矣!”、“畫家的生命是以具有人格精神的作品為標志的,一個畫家是否具備生命的廣度和靈魂的深度,也決定著這個畫家畫品的高低。”
她在文章中借中國近代思想的啟蒙家龔自珍的話表明了自己的學術觀點:“一祖之法無不敝,千夫之議無不靡,與其贈來者以勁改革,孰若自改革?”周天黎在抨擊封建專制文化思想時還直言寫道:“真正杰出的藝術家必然是思想的自由思想者,不可能只去相信和被容許只能相信一種單一不變的文藝思想。
這是因為藝術的生命力來自不可窮盡的自由思想之創(chuàng)造,而任何一種用單一政治教條訓育出來的精神形態(tài),都無法反映豐富多彩的中華文化藝術之心靈內涵。中華民族歷史上曾經有過的文化藝術的輝煌,都無一不是在對封建專制文化思想桎梏的勇敢突破中創(chuàng)造;在不被皇權加冕之后的封建儒學束縛的精神自由中璀璨。李白、杜甫、顛張狂素、蘇東坡、關漢卿、王實甫、施耐庵、吳承恩、唐伯虎、徐渭、八大、石濤、曹雪芹、蒲松齡、魯迅……,哪一個不是在自由心靈的海天風雨般的狂飆飛揚中,大鵬展翅,萬斛泉涌,火光飛濺,五彩繽紛,嗤嗤作響,描寫出流傳千古的文化藝術之瑰寶!”
周天黎在該文中明確指出:“中華文化真諦的重要內涵就是自由的思想。”“我認為:從蠻荒里走來的人類,是因為自由的思想的流動,才使時間產生意義;是因為自由的文字的表達,才孕育出慧識知性。我們才能‘開茅塞,除鄙見,得新知,增學問,廣識見,養(yǎng)性靈’ 。”
中國美術學院學術風氣向來比較活躍,藝術思想也較為開放。去年著名老畫家吳冠中發(fā)表尖銳批評中國現有美術體制的言論后,引發(fā)極大的爭論,但中國美術學院仍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為吳冠中老先生舉辦了盛大的個人畫展。周天黎先生藝術視野獨立、藝術成就顯著,是一位在兩岸三地及國際上影響力頗大的著名畫家,這次《新美術》雜志發(fā)表她藝術觀點鮮明、文風爽辣的反思文章,勢必引起大陸、香港、臺灣及海外文化藝術界的高度關注,并對中華文化藝術的發(fā)展產生深遠影響。
【編輯:姚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