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8藝術、科學與科技雙年展 2025 征候|視界
開展時間:2025-01-11
結束時間:2025-04-30
展覽地點:798CUBE
展覽地址:北京市朝陽區(qū)798·751園區(qū)創(chuàng)意廣場798CUBE
策展人:Vestige
參展藝術家:艾格尼絲·邁耶·布蘭迪斯、安妮·格拉夫、Cod.Act、多羅泰婭·多林舍克、埃維麗娜·多姆尼奇&德米特里·蓋爾凡德、韓真洙、劉韡、瑪麗亞·科申科娃、米歇爾·布拉齊、納維德·納瓦布、菲利普·比斯利、拉爾夫·貝克爾、莎莎·斯帕察爾、“半導體”藝術組 (Semiconductor)、王功新、汪建偉、王郁洋、楊健、::vtol::
主辦單位:798CUBE
798CUBE 將于2025年1月11日至4月30日呈現(xiàn)主題為“征候|視界”的首屆798藝術、科學與科技雙年展。 展覽由Vestige擔任策展團體,由荷蘭駐華大使館、斯洛文尼亞駐華大使館、瑞士文化基金會上海辦公室、北京德國文化中心·歌德學院(中國)、挪威當代藝術協(xié)會、加拿大國家藝術委員會以及加拿大社會科學與人文科學研究理事會提供支持,匯集19位國際藝術家的24件作品,通過藝術重新構建感知、體驗和診斷未來的方式。
798CUBE以“藝術、科學與科技”為定位,始終以探索未知世界的姿態(tài)不斷提出議題。作為798CUBE自2022年開館以來最具深度的雙年展項目,798藝術、科學與科技雙年展匯聚了跨學科創(chuàng)作者所展示的創(chuàng)作體系中最廣泛的類型與流派,尤其通過以新媒體與過程導向趨勢為核心的創(chuàng)新結構,進一步深化了當代藝術的理論與實踐討論。
本屆雙年展通過藝術、科學與科技為導向構建語境,解讀當代世界。在798CUBE中,時間仿佛折疊成一個復雜的拓撲結構,藝術作品作為“對象”(object)在因果中隱退,其本質的不可知性在過程中悄然顯現(xiàn),被進一步探索。材料在藝術家各自獨特的實踐中被轉化為藝術,以具象化新現(xiàn)實的姿態(tài)呈現(xiàn)。展覽空間化身為一座實驗室,過去與未來在此交匯,催生前所未有的跨學科藝術生成形式,挑戰(zhàn)著觀眾的感官與認知。
來自十三個國家的藝術家齊聚藝術、科學、哲學與文化的交匯點,以各自獨特的方法探索當代存在的邊界。 他們的作品涵蓋繪畫、裝置、影像、生物藝術與動態(tài)藝術,創(chuàng)造出一個個時空隧道,讓過去與當下在現(xiàn)實的膜層上共振。這些多元化的實踐共同形成了一項連貫的研究,探索藝術如何診斷和解讀未來的征候。
藝術常常是變革的先兆,藝術家們以非線性時間思維開拓科學、技術、文化與哲學的未知領域。他們的作品將傳統(tǒng)媒介與科技融合,將生物系統(tǒng)與數(shù)字網(wǎng)絡及自然交織,并將聲音轉化為有形的形態(tài)。每件作品既是觀察站,又是實驗室,試圖捕捉即將到來的未來的脈動,同時為藝術表達創(chuàng)造新的可能性。
“ 征候|視界”重新定義了當代性,將其視為一種歷時性的多維流動,而非共時性的靜態(tài)聚合,揭示藝術在不斷演變的現(xiàn)實中的重要性。 展覽深入探討了藝術如何成為診斷我們這個時代復雜癥狀的工具。它創(chuàng)造了一個空間,讓觀眾積極參與診斷過程,與這些顛覆傳統(tǒng)時間、物質和意識觀念的作品互動。它如同一件時間儀器,通過當下的藝術創(chuàng)新丈量并呈現(xiàn)未來。
《稠密 No.9》,汪建偉,布?油畫,174.5 x 250 厘米,2020年。圖片由藝術家提供。Dense No.9, Wang Jianwei, oil on canvas, 174.5 x 250 cm, 2020. Courtesy of the Artist.
《20赫茲》,“半導體”藝術組,單道高清視頻,5’00’’,2011年。
《異體》,Cod.Act,鋼和橡膠,多種尺寸,2024年。
《杜嘎》,vtol,亞克力、鋁,黃銅,多種尺寸,2024年。
《軌邊形》,埃維麗娜·多姆尼奇 & 德米特里·蓋爾凡德,玻璃、木材,多種尺寸,2017年。
《一棵樹的ID — 如何為一棵樹化身另一棵樹》,艾格尼絲·邁耶·布蘭迪斯,樹木、木頭、香水,多種尺寸,2010年至今.
《高腳杯與夾克》,安妮·格拉夫,玻璃、硅、丙烯酸、有機玻璃、橡膠,多種尺寸,2023年。
《生物共生外骨骼》,多羅泰婭·多林舍克,TPU塑料—可充氣物體、不銹鋼支架、5個DIY冰箱、2株植物、5個含有生物介質的培養(yǎng)皿—單一菌株、皮膚印跡和鐮刀菌,多種尺寸,2023年。
《星群》,菲利普·比斯利,不銹鋼、玻璃、流體填充容器、熱成型聚合物透明形式、合成陰影,多種尺寸,2024年。圖片由藝術家提供。攝影:菲利普·比斯利。
《白池》,韓真洙,馬達、甘油、印度墨、水彩、銅、控制器、滑輪、橡皮筋、羽毛、塑料,200 × 200 × 30 厘米,2012年。
《隨機存取記憶》,拉爾夫·貝克爾,鋁型材、亞克力玻璃、定制XYZ機械裝置、顯微鏡攝像頭、定制電子設備、追蹤機制、拾放機制、定制控制軟件、真空泵、筆記本電腦、顯示器,多種尺寸,2016年。
《無題》,劉韡,布面油畫,180 x 300 厘米,2021年。
《守護者》,瑪麗亞·科申科娃,吹制雕塑玻璃、鑄造玻璃、粉末噴涂金屬,多種尺寸,2022—2023年。
《壓軸戲》,米歇爾·布拉齊,腳手架、花盆、泡沫液,多種尺寸。“When Forms Come Alive”,展覽現(xiàn)場,2024年。攝影:Jo Underhill。
《水中幻聲》,納維德·納瓦布,木材、金屬、塑料、復古化學硬件和玻璃器皿、管道、原版愛迪生喇叭和錄音機、DMX控制的氣動裝置和加熱元件、計算機、軟件、傳感器、電子設備,多種尺寸,2016年。
《共生解剖》,莎莎·斯帕察爾,時長22小時,基于數(shù)據(jù)驅動的作品,2022年。
《搖擺的灰色》,王功新,顯示屏、金屬水槽、音視頻分配器、3D 打印燈泡、攝像頭、馬達、奶白色水、墨色水,黑色水槽白色水槽:500 x 60 x 6 厘米,2021年。
《微觀世界 20240112》,王郁洋,布面油畫 ,179cm × 182 厘米,2024年。圖片由藝術家提供。
《準靜態(tài)分布》,楊健,布面綜合材料, 丙烯,鉛板,多種尺寸,2018年。
關于策展團體Vestige
Vestige 是一個專注于藝術實踐的策展團隊,靈活應對當代藝術不斷演變的格局。我們的名字象征著在時間與學科間發(fā)現(xiàn)的創(chuàng)造性痕跡,并將其編織進未來的藝術對話中。我們的使命是揭示時間、學科和文化之間隱藏的聯(lián)系,探索藝術表達的全景視野。團隊立足于過去、現(xiàn)在與未來的交匯點,采用跨學科的方法,將藝術、媒介考古、科技、哲學與社會學融為一體。這種方法使我們能夠突破傳統(tǒng)界限,發(fā)掘被遺忘的故事與新興思想之間的全新聯(lián)系。
關于798藝術、科學與科技雙年展 2025
798Ar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iennale 2025
(798ASTB 2025)
798藝術、科學與科技雙年展(798ASTB)是國內首個以藝術、科學與科技緯度展開探索的雙年展。798藝術、科學與科技雙年展為跨學科者們提供了一個探索這兩個領域之間相互作用的平臺,致力于展現(xiàn)諸多藝術家、科學家等跨學科工作者的思考過程,聚焦科技智能時代下的突出癥候,通過多重瞬間性并存,挑戰(zhàn)時間和感知觀念時代。798藝術、科學與科技雙年展凝聚了藝術與科技的變革力量,彰顯了這兩個領域不僅可以共存,而且可以協(xié)同發(fā)展的潛力,從而拓展人類創(chuàng)造力和理解力的邊界。它不僅提倡創(chuàng)想,更希望激勵大眾批判性地思考技術進步對人類和社會的深刻影響。
798藝術、科學與科技雙年展2025以“征候|視界”(SYMPTOMATICA | HORIZON)為題,以媒介哲學為立足點,回應當下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背景下的突出征候,通過多重時間并存交匯的復雜拓撲結構,挑戰(zhàn)時間、藝術、認知的傳統(tǒng)邊界。
關于798CUBE
798CUBE致力于藝術、科學與科技的深度融合,旨在推動科技與藝術的跨界發(fā)展,成為連接國際藝術資源與公眾的橋梁。作為國內少數(shù)完全按國際藝術機構標準設計和建造的藝術平臺,798CUBE坐落于北京798·751園區(qū)核心地帶,建筑面積3600平方米,由中國當代著名建筑師朱锫設計,充分展現(xiàn)了科技、藝術與工業(yè)遺產的獨特結合。
798CUBE秉承“Into the Unknown”的品牌理念,持續(xù)探索和推動科技與藝術的結合,打造一個面向大眾,鏈接國際優(yōu)質藝術資源與公眾的平臺,在新興科技與前衛(wèi)藝術孕育的語境中啟發(fā)大眾,并愿意持續(xù)、深入地參與到世界范圍內的藝術語境之中。近年來,798CUBE已成為重要的藝術與科技交流平臺,舉辦了多場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展覽,并打造出
“iCUBE Museum ”、“CUBE傳感器計劃”等多元藝術項目,為公眾呈現(xiàn)充滿未知與探索的藝術體驗,推動科技與藝術領域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
關于藝術家
艾格尼絲·邁耶·布蘭迪斯
Agnes Meye·Brandis
艾格尼絲·邁耶·布蘭迪斯(b.1973)是一位居住在柏林的藝術家,擁有雕塑和新媒體背景,她的作品游走于科學、虛構和寓言的邊緣。她首先接受的是礦物學教育,隨后在馬斯特里赫特、杜塞爾多夫和科隆的藝術學院學習。她是Research Raft(研究筏)的創(chuàng)始人和主任,這是一個藝術和主觀科學研究所,其目的是在氣候研究、環(huán)境研究、氣象學以及合成生物學和藝術生物學等領域。“提出問題但不給出答案”。邁耶·布蘭迪斯的作品曾在世界各地展出并多次獲獎,包括兩次電子藝術大獎(Prix Ars Electronica Awards of Distinction)和歐洲凱羅斯獎(European Kairos prize)。
安妮·格拉夫
Ane Graff
安妮·格拉夫(b.1974)在挪威奧斯陸生活和工作。她于2022年獲得奧斯陸美術學院藝術研究博士學位。最近的展覽包括2024年在中國北京美凱龍藝術中心舉辦的《元素小說》展、2022年在荷蘭鹿特丹梅利美術館舉辦的《纏繞中的傷口》展、2021年在挪威基斯特福斯博物館舉辦的《液體生命》展、2021年利物浦雙年展和Rhizome/新博物館/斯塔萬格藝術館合作的《7x7》,以及2019-20年在第58屆威尼斯雙年展北歐館和赫爾辛基KIASMA美術館展出的《天氣報告--預測未來》。
格拉夫的作品探索了物質現(xiàn)實背景下人類和非人類身體之間的關系。她關注新物質對物質世界和物質身體的影響。她的作品受到女權主義新唯物主義理論的影響,力圖挑戰(zhàn)人類中心主義、笛卡爾二元論和表象思維。格拉夫與科學家合作,在其雕塑作品中使用細菌顏料、染發(fā)劑、肉膠、植物雌激素和SSRI抗抑郁藥物等實驗性材料。
Cod.Act
安德烈和米歇爾·德科斯特德以“Cod.Act”的名義結合各自的專長,前者是音樂家、作曲家和聲音藝術家,后者是建筑師和視覺藝術家。兩人共同創(chuàng)作以表演和互動裝置為形式的藝術作品,方法則基于對聲音、運動及其相互作用的思考。
安德烈·德科斯特德(b.1967)在成為管風琴制造商后,獲得瑞士洛桑爵士樂學校(Ejma)文憑,隨后專注于計算機音樂的研究,尤其是電子聲學音樂和當代音樂中的算法作曲。
米歇爾·德科斯特德(b.1969)畢業(yè)于瑞士比爾工程學院建筑系,起初以攝影為職業(yè)起點。之后,他開始建造動力裝置,用半透明物質和光線創(chuàng)造圖像。隨后,他轉向材料技術和機械方面的研究,專注于機器和運動的探索。
多羅泰婭·多林舍克
Dorotea Dolinšek
多羅泰婭·多林舍克(b.1994)是一位居住在盧布爾雅那的藝術家。她曾在威尼斯美術學院接受繪畫訓練,目前正在盧布爾雅那美術與設計學院的視頻與新媒體系攻讀碩士學位。自2020年以來,她一直與克爾斯尼科瓦研究所(Kapelica畫廊)合作。通過對極端太空環(huán)境下生活的藝術探索,多羅泰婭將這些與地球上深層生態(tài)危機中的生存問題聯(lián)系起來。
埃維麗娜·多姆尼奇&德米特里·蓋爾凡德
Evelina Domnitch & Dmitry Gelfand
埃維麗娜·多姆尼奇(b.1972)和德米特里·蓋爾范德(b.1974)創(chuàng)作了多感官裝置和表演,將物理學、化學和計算機科學與奇妙的哲學實踐相融合。他們的作品探索感知和永恒的問題,以不斷變化的現(xiàn)象形式呈現(xiàn)出來,供觀眾觀察。由于這些奇特的物理現(xiàn)象直接發(fā)生在觀察者面前,無需任何中介,它們極大地擴展了感官閾值。這種體驗的直接性使觀察者能夠超越科學發(fā)現(xiàn)和感知擴展之間的虛幻界限。
這對藝術家的藝術實踐源于與開創(chuàng)性研究小組的合作,包括LIGO(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臺)、歐盟量子旗艦計劃和航空航天工程(代爾夫特理工大學)。他們曾獲得維特文+博斯獎(2019年)、梅魯藝術*科學獎(2018年)、日本媒體藝術優(yōu)秀獎(2007年)和五次電子藝術榮譽獎(2007、2009、2011、2013、2017年)。多姆尼奇和蓋爾范德曾在馬丁-格羅皮烏斯-鮑博物館(柏林)、威尼斯雙年展、21世紀藝術MAXXI博物館(羅馬)、Kiasma當代藝術博物館(赫爾辛基)和國立現(xiàn)代美術館(東京)展出。
韓真洙
Jinsu Han
韓真洙是一位居住于首爾的多媒體藝術家,其創(chuàng)作涵蓋雕塑、動態(tài)藝術和裝置藝術。他在弘益大學完成了雕塑專業(yè)的學士和碩士學位后,又獲得了芝加哥藝術學院的碩士學位。韓真洙的作品探索日常生活中的詩意元素,圍繞記憶、文化與教育等主題展開,注重將空間轉化為冥想與抒情的環(huán)境。
通過裝置作品,他探討了空間中對立元素的相互作用:情感與理性、過去與未來、人類與機器。近年來,他運用簡單且富有趣味的材料,創(chuàng)作出仿自然現(xiàn)象的裝置,通過讓作品靈活適應環(huán)境變化,探索必然性與偶然性之間的微妙平衡。這些作品成為我們生命中普遍而深思的元素的隱喻,致力于表達共同的人類體驗。
他的重要個展包括:《因果研究》(2018年,Marc
Straus畫廊,紐約)、《液體記憶》(2017年,紐約)、《蜂巢》(2013年,富思畫廊,北京)和《重量》(2011年,紫霞藝術館,首爾)。其作品也參與了多個群展,例如《異聲:10年的表演》(2024年,光州媒體藝術平臺)、昌原雕塑雙年展(2021年)以及《關于技術》(2020年,釜山現(xiàn)代藝術博物館)。
劉韡
Liu Wei
劉韡,以眾多不同媒介創(chuàng)作,作品媒介的多樣性展示了獨特復雜的形式,其形式與結構中呈現(xiàn)出的抽象具有真實的張力。他的創(chuàng)作深受新世紀中國社會特有的變動和起伏影響,凝聚成為一種多變且獨特的藝術語言。他逐漸以自己獨特的藝術方式在世界舞臺上受到矚目。近期個展在龍美術館(西岸館)、克里夫蘭當代美術館與克里夫蘭藝術博物館、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等機構展出;曾參加博古睿藝術文化中心、蓬皮杜國家藝術和文化中心、古根海姆美術館等機構舉行的重要群展;其作品曾在第58屆和第51屆威尼斯雙年展、第13屆和第9屆里昂雙年展等眾多雙年展中呈現(xiàn)。他曾榮獲包括AAC藝術中國年度藝術家大獎、CCAA中國當代藝術最佳藝術家獎等獎項。
瑪麗亞·科申科娃
Maria Koshenkova
瑪麗亞·科申科娃(b.1981)是一位俄羅斯-丹麥藝術家,生于俄羅斯圣彼得堡。擁有俄羅斯圣彼得堡斯捷格利茨國立藝術與設計學院的碩士學位,以及丹麥皇家藝術學院玻璃與陶瓷專業(yè)的教育背景。她的藝術創(chuàng)作以玻璃雕塑為主,同時也涉及場地特定裝置、光影作品和建筑項目等多元領域。在她的作品中,科申科娃將人們的關注引向人類生存的基本條件。她通過玻璃媒材將動態(tài)與繪畫融合于一個充滿張力的表現(xiàn)中,創(chuàng)造出介于現(xiàn)實與抽象、意義與混沌之間的詩意空間。在這些作品中,殘酷與陰森被精致的細節(jié)美學所平衡。這種張力揭示了生命與死亡之間復雜的交織,展現(xiàn)了從脆弱到極致力量的轉化。探索溫柔與殘酷的對立關系,始終是科申科娃不斷變化的藝術實踐核心。
在過去20年間,科申科娃的作品在國內外廣泛展出。她的玻璃藝術作品曾參與2022年第59屆威尼斯雙年展的丹麥館展覽《我們行走于大地》。
米歇爾·布拉齊
Michel Blazy
米歇爾·布拉齊(b.1966)生于摩納哥?,F(xiàn)居于法國圣丹尼。自90年代在阿爾松別墅高等藝術學院求學以來,布拉齊一直致力于運用非傳統(tǒng)材料和活體物質。他偏好使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普通材料,從最初的扁豆實驗到“剝落的墻壁”,再到泡沫噴泉,布拉齊的藝術聚焦于物質的轉變,給予偶然性和不可預測性以重要地位。藝術家啟動了創(chuàng)作,而材料隨之接管,根據(jù)其內在屬性和展示條件,在展覽的時間與空間里演變和轉化。他的作品常常用詩意和幽默的方式批判當今的消費主義,不僅對藝術品的身份提出質疑,還提出將人工與自然、科技世界與有機生命世界調和的替代方案。
他的作品被眾多公共收藏機構收藏,其中包括:巴黎蓬皮杜藝術中心國家現(xiàn)代藝術博物館、塔斯馬尼亞舊新藝術博物館(MONA)、巴黎現(xiàn)代藝術博物館、摩納哥新博物館、巴黎國家當代藝術基金會、多個法國地區(qū)當代藝術基金會(FRAC)。布拉齊的作品曾參加由克里斯汀·馬塞爾策劃的第57屆威尼斯雙年展《藝術萬歲》展覽。
納維德·納瓦布
Navid Navab
納維德·納瓦布是一位媒體煉金術師、多學科作曲家、視聽雕塑家、聲音現(xiàn)象學家、角色賦能者、音姿塑形者以及跨學科藝術研究者。他對“聲音分裂”的詩意、音姿、物質性以及身體性充滿興趣,其創(chuàng)作探索物質的嬗變及其內在表演特性的豐富化。通過使不可感知之物變得觸手可及,納維德以日常生活中的動作、節(jié)奏和振動為基礎,進行實時創(chuàng)作,生成響亮的聲音之詩與如同繪畫般的光影,賦予即興和日常動作以迷人的表現(xiàn)力。
納維德的作品在國際上廣泛展出,曾亮相于多個重要藝術場館與活動,如林茨電子藝術節(jié)(Ars Electronica)、斯洛文尼亞卡佩利卡畫廊、薩格勒布Device_art三年展、巴黎NEMO雙年展、格拉斯哥Sonica藝術節(jié)、巴塞羅那Eufònic藝術節(jié)、加拿大建筑中心、斯洛文尼亞Kiblix藝術節(jié)、紐約日本協(xié)會等。
菲利普·比斯利
Philip Beesley
菲利普·比斯利(b.1956)是加拿大雕塑家,也是“活體建筑”領域的先驅。他的作品致力于通過具有思考、響應和關懷能力的材料與系統(tǒng),為建筑賦予生命般的特質。他的雕塑以復雜的蕾絲狀結構著稱,其交織的膜狀結構和光輝形式展現(xiàn)了細胞與微觀生物學的古老起源。
比斯利曾兩次代表加拿大參加威尼斯建筑雙年展,并與高級定制時裝設計師伊莉絲·范·赫本(Iris van
Herpen)合作,為15個時裝系列提供創(chuàng)意,這些系列在全球巡展。作為“生命建筑系統(tǒng)組”(Living
Architecture Systems Group)的領導者,他通過響應性材料、互動設計和人機環(huán)境對話,推動建筑創(chuàng)新實踐的發(fā)展。他秉持溫柔包容的理念,積極參與社區(qū)實踐與教育,將復雜系統(tǒng)思維融入易于理解的學習方式。2023年,滑鐵盧大學授予他“學院教授”這一榮譽稱號,以表彰其在藝術與科學領域的跨學科貢獻。
拉爾夫·貝克爾
Ralf Baecker
拉爾夫·貝克爾(b.1977)生于德國杜塞爾多夫,是一位活躍于藝術、科學與技術交匯領域的藝術家。他通過裝置、自動化機器與表演,探索新媒體與技術的底層機制。他的作品以物理形式呈現(xiàn)思想實驗,將其作為主觀的認識論對象,提出關于數(shù)字化、技術與復雜系統(tǒng)及其與社會政治領域交織關系的根本問題。他的項目旨在激發(fā)關于機械性、人造與真實的新想象,以一種激進的工程學方式,將傳統(tǒng)的機器思維與另類技術視角相結合,并通過自組織原理,探索全新的物質理解方式。
貝克爾獲得了多項獎項與資助,其中包括2017年日本媒體藝術節(jié)大獎,2012年、2014年和2023年奧地利電子藝術大獎的榮譽提名,馬德里VIDA 14.0人工生命藝術獎二等獎,以及波恩藝術基金會工作資助、2010年下薩克森州媒體藝術工作資助、柏林藝術大學研究生院獎學金與愛因斯坦基金會獎學金等。
他的作品曾在多個國際藝術節(jié)與展覽中展出,包括2014年北京國際新媒體藝術三年展、維也納藝術家之家、卡爾斯魯厄ZKM藝術與媒體中心、蒙特利爾國際數(shù)字藝術雙年展、柏林馬丁·格羅皮烏斯博物館、柏林世界文化宮、臺北當代藝術館、莫斯科新特列季亞科夫畫廊、希洪Laboral藝術中心、巴塞羅那當代文化中心(CCCB)、東京NTT國際交流中心、卡塞爾藝術協(xié)會與馬爾默藝術館等。
莎莎·斯帕察爾
Saša Spa?al
莎莎·斯帕察爾是一位后媒體藝術家,她將生命系統(tǒng)研究與當代藝術相結合,強調環(huán)境與文化在行星代謝中的相互聯(lián)系。她的藝術實踐包括開發(fā)具有關懷意義的生物技術方法和接口,旨在與有機和礦物土壤因子互動。同時,她在當代生物政治學領域,探索后人類情境的脆弱性,精細地將機械、數(shù)字和有機邏輯交織在一起。
她的作品曾在多個重要場所展出,包括:卡爾斯魯厄藝術與媒體中心(ZKM)[德國],阿爾斯電子藝術節(jié)(Ars
Electronica)[奧地利],巴塞羅那當代文化中心(CCCB)[西班牙],新特列季亞科夫畫廊[俄羅斯],中國國家美術館[中國],梅特爾科瓦當代藝術博物館[斯洛文尼亞],等等。她曾獲得多個獎項和提名,包括奧地利電子藝術節(jié)啟動獎(Ars Electronica Starts Prize)[2021],日本媒體藝術獎(Japan Media Art Award)[2020],新技術藝術獎(New Technological Art Award)[2019],新美學獎(New Aesthetica Prize)[2020],庫布獎(Prix Cube)[2015],以及阿爾斯電子藝術節(jié)大獎(Prix Ars Electronica)[2015]。
“ 半導體”藝術組
Semiconductor
英國藝術家二人組魯思·賈曼(Ruth Jarman)和喬·杰哈特(Joe
Gerhardt)以“半導體”之名,已從事藝術創(chuàng)作超過25年,探索科學與技術交匯處的人類經驗。他們的創(chuàng)新作品以雕塑、影像和繪畫的形式呈現(xiàn),直面自然世界看似無法知曉的短暫性,將科學數(shù)據(jù)轉化為引人入勝的藝術作品,鼓勵我們拓展對現(xiàn)實的感知,并質疑我們作為觀察者的角色。
“半導體”藝術組以其細致的研究而聞名,每一件作品都采用不同的技術手段,常常在全球各地的科學實驗室中度過數(shù)月,研究用以理解自然世界的設備。曾經合作的實驗室包括:2015年日內瓦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2005年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NASA空間科學實驗室;2010年史密森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礦物科學實驗室;2023年格拉斯哥大學極端光實驗室;以及2010年加拉帕戈斯查爾斯·達爾文研究站等。
王功新
Wang Gongxin
王功新(b.1960)現(xiàn)生活創(chuàng)作在北京與紐約。他于1978年考入首都師范大學美術學院,1982年畢業(yè)后留校任教。1987年作為訪問學者赴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碩士研究生學習。2002至2007年在中央美術學院擔任客座教授。2013年獲英國倫敦“奧利弗”戲劇金像獎最佳影像設計大獎提名。2014年獲得紐約州立大學榮譽博士。
在紐約生活期間,他接觸到了當時在中國尚不為人知的錄像藝術。1993年,他告別了繪畫,開始創(chuàng)作錄像藝術,并于兩年后返回北京,成為先鋒藝術的重要人物。
王功新的作品曾在圣保羅雙年展、臺北雙年展、上海雙年展、日本越后妻有三年展、日本和多利美術館、東京森美術館、舊金山現(xiàn)代美術館、紐約MoMA PS1、倫敦V&A美術館、紐約皇后美術館、德國ZKM媒體藝術中心、柏林世界文化宮、英國泰特利物普美術館、澳洲NGV國家美術館、古根海姆美術館、柏林漢堡火車站國家美術館、白立方畫廊、日本福崗美術館、倫敦ICA當代藝術中心、紐約布朗美術館、上海當代美術館、OCAT上海館、UCCA尤倫斯藝術中心與中國美術館等展覽與美術館展出。
汪建偉
Wang Jianwei
汪建偉(b.1958)出生于中國四川,中國當代藝術先鋒人物。自20世紀90年代至今,汪建偉一直在探索知識綜合與跨學科對當代藝術的影響,研究涉獵哲學、社會學、文化學、人類學等。他嘗試使用不同學科的方法去創(chuàng)造新的藝術語言,其作品跨越電影、戲劇、多媒體、裝置、繪畫和文本等領域。
其紀錄片作品《生產》參加1997年“第10屆德國卡塞爾文獻展”;2000年編劇并導演戲劇《屏風》參加比利時布魯塞爾藝術節(jié)和英國布萊頓藝術節(jié);2002年應邀參加“第25屆巴西圣保羅雙年展”;2003年參加“第50屆威尼斯雙年展”;2010年多媒體戲劇《歡迎來到真實的沙漠》在北京、蘇黎世、日內瓦及巴塞爾巡回演出。其跨媒介代表作品還包括2011年在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的展覽《黃燈》,及2014年在美國古根海姆博物館舉辦的個展《時間寺》。2008年獲美國當代藝術基金會“2008年度藝術家”獎(FCA)。汪建偉的作品在巴黎蓬皮杜藝術中心、紐約現(xiàn)代藝術博物館、倫敦海沃德美術館、倫敦當代藝術中心(ICA)等多個藝術機構展出。
王郁洋
Wang Yuyang
王郁洋(b.1979)畢業(yè)于中央美術學院實驗藝術學院并留校任教至今。目前在北京生活和工作。他的藝術實踐聚焦于科技與藝術、自然與人工、物質與非物質之間的關系,常采用跨學科和跨媒介的創(chuàng)作方式。他利用計算機編程、算法生成和數(shù)據(jù)可視化等技術手段,創(chuàng)造出了具有動態(tài)變化和交互性的藝術形式。王郁洋的作品不僅展現(xiàn)出對科技發(fā)展的批判性思考,也充滿了對未來世界的想象,往往呈現(xiàn)出一種不可預測的美感,試圖挑戰(zhàn)觀者對現(xiàn)有經驗的固有認知。作為一個不斷創(chuàng)新和突破的藝術家,王郁洋用現(xiàn)代科技為藝術賦予了新的可能性,拓展了科技藝術的視角和表達方式,具有強烈的社會影響力和文化內涵。
王郁洋作為講者參與超過20多個公開藝術講座,舉辦機構包括英國諾維奇SCVA博物館 (2009),英國Perth
Horse Cross (2010),北京UCCA (2011),倫敦皇家藝術學院 (2012),倫敦國王學院 (2013),TEDx南京年會 (2015),首爾白南準藝術中心 (2016),德國ZKM卡爾斯魯厄藝術與媒體中心 (2017),巴黎蓬皮杜中心 (2019),威尼斯Ca’ Foscari 大學 (2022)等國際藝術機構。
王郁洋兩件作品“#—四分之一”及“無題1—雪人”參展五十九屆威尼斯雙年展中國館展覽“元·境”。
楊健
Yang Jian
楊?。╞.1982)出生于中國福建。通過對最微不足道對象的關注以及敘事架構的切中肯綮,楊健的創(chuàng)作無時無刻不在挑動著慣常經驗和日常規(guī)制,這種兼具戲劇性和幽默感的戲謔和調侃與以往很多明確指涉現(xiàn)實政治的行為方式面目迥然,他往往是通過營造怪誕來抵達真相的彼岸,或在隨機與偶然之中展開強有力的技術修辭,揭示隱藏在日常表象下的邏輯悖逆。
楊健的藝術實踐初看起來導向某種對于情感或現(xiàn)象的“技術性”修辭,實則攜帶著憂郁的小說式內核,以及對事件處理時流露出的蒙太奇態(tài)度。其創(chuàng)作涉及影像、裝置和行為等不同領域。
楊健于2007年在廈門大學藝術學院獲得碩士學位。2009年至2010年,入選荷蘭國立美術學院的國際駐地藝術家項目,并于2010年獲得荷蘭Stichting Niemeijer基金會贊助支持;2015年獲得第三屆華宇青年獎“評委會特別獎”;2021年入選瑞士文化基金會藝術家駐留項目。近期個展包括:章魚花園,TRA-TRAVEL,大阪,日本(2024);間歇泉,空白空間(草場地),北京,中國(2023);間歇泉-楊健,陶谷公園,南京,中國(2023)等。楊健的作品曾在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德國卡爾斯魯厄藝術與媒體中心(ZKM)、上海新時線媒體藝術中心和韓國白南準藝術中心等多個國內外知名藝術機構展出。他目前工作生活在南京。
::vtol::
::vtol::(b.1986)是一位跨學科藝術家和研究者,專注于當代媒體藝術,包括聲音、機器人技術和裝置藝術,特別強調新興系統(tǒng)與新型技術合成之間的關系。目前居住在斯洛文尼亞的盧布爾雅那。
他的作品曾在全球多個博物館和畫廊展出,包括格但斯克拉茲尼亞當代藝術中心、卡爾斯魯厄ZKM藝術與媒體中心、臺中國立臺灣美術館、盧布爾雅那Kapelica畫廊、新加坡藝術科學博物館、巴塞爾HEK、莫斯科Laboratoria藝術與科學空間等,并參與了SIGGRAPH 2016(安那heim)、Mirage(里昂)、奧地利電子藝術節(jié)(林茨)、未來一切(曼徹斯特)和CTM(柏林)等國際藝術節(jié)。
他曾獲得多個獎項,包括2013年和2020年俄羅斯謝爾蓋·庫里奧欣獎、2020年俄羅斯創(chuàng)新獎、2014年法國Cube獎,并在2014年西班牙VIDA 16.0、2015年和2017年奧地利阿爾斯電子藝術獎中獲得榮譽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