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介紹
上世紀90年代東歐劇變,新的社會政治秩序引發(fā)了新的文化政策,從而重新定義了舊的藝術體系,并形成了新的藝術體系。但總體局勢并不盡然相同,例如,在前南斯拉夫地區(qū),一些新成立的國家多年來被戰(zhàn)爭的陰云籠罩。蘇聯解體后的動蕩時期,新國家制度的發(fā)展道路略有不同,實行了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文化政策和藝術體系的模式,或多或少取得了一些成功。盡管如此,一些常見的問題仍然存在。“藝術市場”仍然是前南斯拉夫所有成員國的國家文化戰(zhàn)略中使用的流行語。顯而易見的是東歐國家的文化政策氛圍要求藝術家和其他文化工作者對國家藝術體系進行批判性反思。
本次展覽主要展示不同時代、國家和媒介的藝術作品如何處理各自歷史特定問題,社會環(huán)境問題乃至全球性問題。為了促進不同時代的藝術家作品與媒介之間的對話,以及呈現與地區(qū)生態(tài)相關聯的圖像,作品的選擇以不同主題為切入點。在這個過程中,主題部分不斷演變,探討當代社會的不同層面的問題:城市及其空間發(fā)展、國家歷史和藝術史、“共同”藝術體系和歷史、領土、政治等等。盡管大多數作品反映了當代社會現實問題,分析歷史;或者仔細研究了個人在快速變化的動蕩時期所處的立場,使這些作品具有某種永恒性和普遍性。追問歷史及探討個體角色和責任一直是東南歐藝術家的興趣所在,也是他們作品中表現爭論和批評態(tài)度的核心。
除了部分知名藝術家如瑪麗亞納·阿布拉莫維奇和烏雷(弗蘭克·烏維·萊斯潘)Marina Abramovi? and Ulay (Frank Uwe Laysiepen)、羅莎·托德斯捷維奇Rasa Todosijevic、布拉措·迪米特里杰維奇BracoDimitrijevic外,本次展覽還將推出過去十五年來在國際藝術界嶄露頭角的新一代藝術家,他們的作品在展覽中與老一輩藝術家作品形成對話,在相互關聯的空間中,勾畫出不用時代的藝術家在藝術語言表現上的傳承脈絡。顯然,年輕一代藝術家不僅涉獵一般(藝術)的歷史,而且還對他們(廣義上)當地的地理、歷史和藝術史非常著迷。展覽旨在強調在歷史學、政治學以及我們所生長并求同存異的社會下地理空間的異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