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shù)資訊平臺
搜索

私人博物館:艱難的擔負 無奈的堅守

來源:中國經(jīng)營報 2010-07-01

“收、藏、鑒、賞,賞是最高境界,卻也是做的最不到位的地方。”

收藏界里有“片兒白”稱號的白明向同道們訴苦。他的同道是18名來自海內(nèi)外的私人博物館館長,其中有專門從新西蘭越洋飛來、收藏勞斯萊斯古董車的藏家周勇,成都的民俗收藏大家趙樹同教授,被稱為收藏界諍友的,《誰在收藏中國》、《誰在拍賣中國》的作者吳樹先生。

2010年6月26日這一天,由中國經(jīng)營報、中國經(jīng)營網(wǎng)主辦,蘭茶藝坊、太和文華協(xié)辦,新浪收藏頻道獨家網(wǎng)絡(luò)支持的“首屆中國私人博物館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論壇討論非常激烈,館長們都有相見恨晚的感慨,會議從下午兩點一直持續(xù)到晚上10點才最終散去。

改革開放30年,一批中國人有了深厚的財富積累,開始深入文化收藏領(lǐng)域。他們往往以個人興趣出發(fā),耗費數(shù)十年的時間將自己的資金變?yōu)檎鋹鄣牟仄?。這其中有責任心的藏家還把藏品拿出來,做成博物館供公眾參觀,為社會服務。一些博物館在當?shù)匾呀?jīng)成為文化符號和城市名片。

但由于現(xiàn)實的困境,這些私人博物館的日子普遍不好過,藏品得不到很好的開發(fā)利用,其文化價值和社會價值也被嚴重低估了。

論壇上,私人博物館館長們都有一個共識:“藏品是社會的,是文化的,應該發(fā)揮更大的作用。”

由喜歡到責任

收藏做到私人博物館這個級別,就天然的擁有了很多文化、社會的責任。

五岳散人是著名的媒體評論家,但很少人知道,他自小習武,收藏了很多古代兵器,包括戚繼光抗倭時代研發(fā)的“戚家刀”。不論是在國內(nèi)游歷還是到國外,五岳散人都喜歡參觀當?shù)氐牟┪镳^。看得越多,讓他越感嘆:“在英國、法國等國家,逛博物館是一種生活方式,孩子們從小就跟著父母一起在博物館里參觀、學習,享受著文物、展品帶給他們的歡愉。”

在國外的博物館里,五岳散人經(jīng)常聽到參觀者問講解員的問題是:“這是哪個文明時代的物品呢?”但是在國內(nèi)的博物館里,參觀者卻常常討論,這物件值多少錢!

“實際上,收藏往往是苦行僧,文化這東西本來就是寂寞的?,F(xiàn)在社會注重奢侈的生活導向?qū)ξ覜]有誘惑力。”古陶文明博物館館長路東之深有同感。

很多私人藏家收藏的最初動因都是喜歡,然后就是一種不忍“好東西流失”,搶救文化的責任感。中國美術(shù)學院教授趙樹同是劉文彩莊園內(nèi)著名雕塑“收租院”的主創(chuàng),因為工作的關(guān)系,上世紀60年代就接觸到大量的民俗文物,比如皮影、雕花床、廟牌等,因為擔心這些被洶涌的政治運動毀掉,他一有機會就收購、收集,積累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皮影近20萬件,雕花床數(shù)百個,還專門捐出幾萬件給中國美術(shù)學院做了一個皮影博物館?,F(xiàn)在這些珍貴的皮影成了價值無法估量的教材和文化遺產(chǎn)。

周勇收藏了近50輛勞斯萊斯古董車,他收藏的初衷是“為中國人出口氣”,包括圓明園獸首在內(nèi)的諸多國寶級文物流失海外,被天價拍賣,遠在美國的他很是生氣,出于復仇的心態(tài),他買了西方最牛的古董車。西方人用暴力搶走了中國的文物,而中國人用正規(guī)手段買走了西方的寶貝,這意義有很大的不同。

“作為收藏家,我們應該有一種責任引導收藏界,對收藏有一個正確的認識?,F(xiàn)在社會上一切把藏品貨幣化,但我認為如何重新定義收藏是件非常重要的事。在我看來收藏還是研究、鑒賞、弘揚傳承文化,因為任何一個事物都有它的文化內(nèi)涵,而不是單純的商業(yè)價值。”玉道文化發(fā)展(北京)有限公司杜平說。

 

誰來保護私博

 

私人收藏都是國家收藏的有力補充。國防大學軍事專家黃宏少將認為,私人收藏對于保護國家文物功不可沒,很多有價值的文物流落民間,如果國家博物館要從民間購得藏品,程序很復雜,收購需要多方專家反復論證并提出不同意見,回購藏品不免會有打眼的時候還要承擔責任,回購的積極性并不高。不僅如此,當出售者得知收購者是國家博物館時,往往價格會翻出幾倍甚至幾十倍,而私人收藏則讓流落民間的珍貴文物、藏品有了很好的安身之處。

 

事實上,民間有很多藏品是“養(yǎng)在深閨人未識”,國家博物館收藏往往需要夠一定的級別,而收藏是有不同層次的,很多“小物件”更能代表中國文化,諸如皮影戲這類東西,如不進行搶救性保護,很可能失傳。

 

私人藏家依靠自己的時間、精力、金錢收集保護了大量的文物,有價值的民俗、民族遺產(chǎn),并力所能及的進行了推廣、傳播。

 

但很現(xiàn)實的問題是,私人博物館沒有國家扶持,更面臨著很多法律的限制、現(xiàn)實的約束。多半經(jīng)營困難,艱難求生。辛苦收集整理的,成系統(tǒng)的藏品又面臨著重新流散,甚至被毀掉的危險。

 

私人博物館保護了很多珍貴的文化精品,為文明留住了根系。但誰來保護私人博物館?私人博物館面臨的實際困難如何解決,私人博物館如何傳承、開發(fā)、發(fā)展?這些問題都深深困擾著每一位參加論壇的的私人博物館館長。

 

睦明唐古瓷片標本博物館館長白明人稱“片兒白”,收藏了幾萬片瓷片,有很高的媒體知名度,但他的博物館也面臨著很大的窘?jīng)r:“我現(xiàn)在的策略已經(jīng)養(yǎng)不起我的博物館了,這個博物館需要沒完沒了的投資,而我就是投資方。”盡管如此,他對此依然樂此不疲,“我認為收藏應該是四個境界‘收、藏、鑒、賞’,而唯有賞字境界最高,卻做的最不到位。”

 

在趙樹同看來,“以館養(yǎng)館”最好的辦法就是開發(fā)文化創(chuàng)意產(chǎn)業(yè),跟產(chǎn)業(yè)結(jié)合,吸引投資,博物館活了,藏品也能發(fā)揮更大的價值。

 

但這一切都需要政府和官方的引導,更需要媒體,各種社會力量的參與。否則中國的私人博物館還會陷入“因藏而興,為藏所累,被藏所困,藏散館亡。”的惡性循環(huán)中。

 

 


【編輯:小水】

相關(guān)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