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2009上海電子藝術節(jié)主題定為“系統(tǒng)更新”

來源:東方早報 2009-08-12

  于9月10日開幕的2009上海電子藝術節(jié)將以“系統(tǒng)更新”(System Updating)為主題,分為“eARTS BEYOND:上海國際畫廊媒體藝術邀請展”、“完美幻覺:中國比利時媒體藝術交流展”,以及“新媒體考古:學術研究項目”三個項目板塊,試圖以國際間代表性機構的文獻為線索,對新媒體藝術的歷史發(fā)展作一番系統(tǒng)性的回顧與反思。此次藝術節(jié)傾向于文獻展性質,希望對新媒體藝術進行一次系統(tǒng)梳理。

 

  Heidi Voet:The earth is flat

 

  一直以來,新媒體藝術在現(xiàn)代技術發(fā)展的推進下,在對人性化運用新技術上展開實驗,其結果是改變了藝術的媒介,畫布和畫筆已經成為一項古老的創(chuàng)作技能。在它被納入美術學院的教程之后,新攝影、DV與Flash等迅速成為藝術市場的新寵。

 

  于9月10日開幕的2009上海電子藝術節(jié)將以“系統(tǒng)更新”(System Updating)為主題,分為“eARTS BEYOND:上海國際畫廊媒體藝術邀請展”、“完美幻覺:中國比利時媒體藝術交流展”,以及“新媒體考古:學術研究項目”三個項目板塊,試圖以國際間代表性機構的文獻為線索,對新媒體藝術的歷史發(fā)展作一番系統(tǒng)性的回顧與反思。

 

  與往屆電子藝術節(jié)不同的是,除了推介和展示,此次更傾向于文獻展性質,將對新媒體藝術進行一次系統(tǒng)梳理,或者說是一次普及實踐。

 

  系統(tǒng)更新,或藝術更新

 

  上世紀60年代末,歐美國家的大眾電視網的覆蓋初見成效。上世紀70年代末,藝術家受到便攜式攝錄像的啟發(fā),立即開始將這一媒體用于藝術表現(xiàn),新媒體藝術由此開端。雖然國內的新媒體藝術起步較晚,但在媒體應用上國內外沒有多大差距。“但整個大環(huán)境,包括教育、藝術訓練等方面,使得國內作品沒有國外的那么精致,比如歐洲在新媒體藝術的建構方面會有一個很長的線索,它有不斷生發(fā)的話題,作品呈現(xiàn)出持久性和厚重感,形成一個體系,而國內的藝術家往往急于回應時代正在發(fā)生的事情。而一些年輕藝術家,沒有經歷過像1980年代的閱讀哲學書籍的風潮,缺乏人文思想基礎,呈現(xiàn)的結果往往是在一個讀圖時代里的‘點子作品’。”策展人之一顏曉東說。

 

  實際上,有趣、好玩往往成為剛剛接觸新媒體藝術的人們的最大感受。數碼復制技術使大眾通過“印刷品”認識了《蒙娜麗莎》,藝術生產和消費的觀念也從此改變,“廉價”永遠無法支撐一件作品的內在價值,在達達主義和政治波譜玩味大眾之后,新媒體成了藝術的救命稻草,畢竟它的技術含量、藝術觀念甚至互動現(xiàn)場是無法被復制的。

 

  此次展覽板塊之一:中國比利時媒體藝術交流展的主題為“完美幻覺”,但藝術家希望那些給人美妙視覺感受的作品并不只是停留在感官上,而是一種沉浸式體驗,“這次的作品與以往相比更為溫和,以一種詩意的方式讓人們進入藝術的欣賞境界。它不應該是停留在一個‘新奇’的感官層面。” 顏曉東說。初始策劃理念由比利時策展人Christophe de Jaeger提出,試圖討論“虛擬現(xiàn)實”這一專項技術與媒體藝術發(fā)展的關系與相互影響。參展藝術家吳玨輝、徐文愷、陳星漢等年輕藝術家群體的集中亮相也預示著技術對于新媒體藝術的至關重要。比如陳星漢的作品是一個 Video Game ,是從錄像轉變到裝置的一件作品,他本身是理工科出身,這位年輕的上海男孩曾以游戲作品《花》被美國游戲界冠以“禪派”之稱,成為新媒體藝術在其他領域被運用的成功案例之一。實際上,新媒體藝術在探索藝術方式的同時也有一部分與產業(yè)、經濟發(fā)生了關聯(lián)。

 

  學術梳理,多維還原

 

  對于主題為什么是“系統(tǒng)更新”,策展人之一的顏曉東表示,對新媒體藝術自身體系及其社會性圖譜所進行的多維還原是一個重要原因,所以,“新媒體考古”必不可少。從過去、現(xiàn)在、未來的時間線索上發(fā)生的新媒體現(xiàn)實與幾個線索有關,一個來自于視覺藝術繼攝影術之后的發(fā)展,一個是1960年代混沌科學影響下受到來自不同領域的知識、技術影響下的藝術形態(tài)的線索。本項目將通過綜合這兩個主要線索下的新媒體藝術發(fā)展,與來自當代社會話題如城市設計、公共教育、觀念整合進行進一步的演講、展覽與研討,通過討論未來時來界定現(xiàn)在的出發(fā)方向。

 

  “雖然新媒體藝術作品的收藏與維護與架上繪畫相比有一定難度,比如可能需要供電維持、可能需要更大的空間,但這一新興的藝術作品的收藏在國外并不少見,一些有資質的畫廊能發(fā)現(xiàn)有價值的藏品。”策展人之一顏曉東說。eARTS BEYOND展覽的主題為“base target=new”,“base target=new”借用了一個編程語言中基本卻又很少被運用的概念作為隱喻,其技術含義可以解釋為在主頁面上被點擊的超鏈接將生產一個裝載全新內容的子網頁,這一概念象征了藝術實踐所引發(fā)的新的藝術主張、藝術策略,以及全新的視野和新鮮的可能。

 

  實際上,新媒體藝術所帶來的“技術崇拜”要求多學科之間的有效協(xié)作來完成,但它更需要的是文化思考和哲理層面的支持,炫耀機智已經是杜尚早已玩過的游戲了。從平面的二維空間到多維的空間體驗,新媒體只是藝術媒介進化的一種設施。

 

  電子藝術節(jié)時間表

 

  eARTS BEYOND

  2009年9月11日-9月20日

  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上海展覽中心

  完美幻覺:中國比利時媒體藝術交流展

  2009年9月13日-10月11日

  上海當代藝術館

  2009年11月14日-2010年2月7日

  比利時BUDA藝術中心

  新媒體考古:學術研究項目

  2009年9月10日-12日

  東大名創(chuàng)庫

 


【編輯:張瑜】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