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中國當代藝術三十年文本 多角度多方式解讀

來源:東方早報 作者:徐佳和 2009-01-05

  鏡中三十 時間浩瀚——摸象

  拉丁語中“文本”的原意是“編織”,對中國當代藝術三十年文本的多角度、多種方式的解讀,紛亂繁雜,岔路叢生,矛盾重重一如博爾赫斯的小說《交岔小徑的花園》,但同時又提供給人以各種發(fā)展、言說的可能。

  新潮美術與官方美術從八十年代的互相對立,到九十年代中期,民間資本攪動之后的互相穿插,人員界限漸趨模糊。隨著意識形態(tài)之間的對抗被逐漸削弱,新潮美術和官方美術在2000年之后終于匯合,同時開花,并為爭取市場份額明爭暗斗。

  隨著八十年代文化理想主義的破滅,“大靈魂”被淹沒在商業(yè)主義的汪洋大海,曾經(jīng)在中國前衛(wèi)藝術界頗具影響力的資深批評家、美術新思潮的領軍人物栗憲庭于是調轉方向將真實可愛的“小靈魂”——王廣義們命名為“政治波普”,將方力鈞們命名為“玩世現(xiàn)實主義”,將沉迷于農(nóng)民暴發(fā)趣味的“庸俗藝術”家們命名為“艷俗藝術”……被命名者或走向世界,或脫貧致富。張曉剛說,1992、1993年的時候大家談起錢仍然有點羞澀,到1993年底的時候對錢已經(jīng)比較坦然了。

  然而,九十年代中后期以來,后政治社會的結構、心理、美學趣味的改變,越來越多的交流機會、全球化的橫切入手,包括對視覺影像資源的重新取用,使越來越多的年輕策展人、批評家、藝術家涉足前衛(wèi)試驗領域,越來越多的年輕藝術家走出了期待權威接見、期待權威命名的焦慮。層出不窮的藝術現(xiàn)象根源自西方的拷貝,抑或真正發(fā)自肺腑的靈光一閃,也越來越難以做出總結性判斷。某個人一言九鼎的時代已經(jīng)過去。隨之而來的是費耶阿本德宣告的“怎么都可以”的后現(xiàn)代福音。

  群雄逐鹿,眾語喧嘩。在如此復雜的現(xiàn)實與文化的森林泥沼中勇猛行進的中國當代藝術如同一頭大象,誰又能真正摸遍這頭大象,說清這頭大象的真面目呢?

  人們終于發(fā)現(xiàn),重要的不是藝術,而是藝術的“生效”。藝術的背后是金錢,是動力,是手段,更是目的。85新潮的狂飆和精神至上,到頭來最終都可以在類似財富排行榜的花名冊上找到落腳點。

  2007年,栗憲庭在宋莊美術館的開館致詞中告訴大家:體制化和商業(yè)化已經(jīng)是當代藝術的主流。 

【編輯:葉曉燕】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