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和羽北京畫廊
珊和羽北京畫廊
展覽現(xiàn)場
張維君(左)
畫家張維君的《冰雪》、《荷》系列展現(xiàn)出夢幻般的唯美畫面,藏家譽之為適合家庭投資收藏的佳畫。
張維君60年代出生于冰雪故鄉(xiāng),在吉林生活了近30年。童年,記憶中的雪是漫天飛舞的鵝毛大雪,鋪天蓋地,瞬間就可將環(huán)境裝扮成銀裝束裹的童話世界;每當春寒咋暖,落雪后由于松花江的水溫流動蒸發(fā)總會出現(xiàn)奇特的霧凇奇觀;90年代后他移居深圳,不再有雪景可賞,炎熱的日子里倍感會思鄉(xiāng);曾出游偶見過江南的雪,那完全是另一般景色,雪花邊下邊融,嫵媚婀娜中瞬間變的晶瑩剔透,玉潔冰清。整合人生紛雜的記憶,于是就有了2006年至今創(chuàng)作積攢的這批風景。在《雪》中,張維君實現(xiàn)了材料與技法上的突破,及對繪畫本身的回歸?,F(xiàn)代媒材與技術語言為創(chuàng)作提供了可無限再拓展的空間。然而,對于創(chuàng)作主體而言,超越技術層面才是真正的突圍。張維君以其幾十年的油畫創(chuàng)作功力,不舍對中國藝術的癡迷之情,畫就了一片明秀妙美的風景新境!
評論家夏小雙先生對張維君的《荷》系列作品給予了很高的評價。他說:“維君的荷世界是他在當代語境下以西方架上繪畫語言,對中國傳統(tǒng)筆墨韻味與古典意象所做的別樣敘述與詩意圖解。 不同于傳統(tǒng)水墨表現(xiàn)荷花時所多偏重的其質(zhì)潔性雅的人格指征,也不同于現(xiàn)代彩墨淋漓濃重的墨色渲染,他更關注于在一種有意味的形式中,消解并重構荷在中國繪畫,乃至中國文化語系中的傳統(tǒng)意象。”
張維君筆下的荷,或優(yōu)雅冷靜,或濃熱而深蘊情味,綻放在一片如夢似幻的詩化之境中。 他的荷作,以清幽的藍灰、綠灰與暖金構成了兩大基調(diào)。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些作品中,他時常把背景處理成平面化效果,甚至是平涂而不見絲毫筆觸,與前景似亂非亂的荷葉、蓮蓬、枝蔓和水珠等形成空間上的對比:前景錯落而背景虛濛。在藍調(diào)夢系中,他往往點綴以精致的泛暖黃傾向的色彩,尤其是在對荷葉與整個背景關系的處理上極類維米爾的神來之筆。那些荷葉雖然略為零落,但卻依然綻泛著金箔般攝人的生命色澤。如果說,藍調(diào)所鋪陳的為月下的幽濛之荷,如自持自處的清麗女子,花開花謝都隨意;那么暖金情狀中的荷則更顯生命質(zhì)里的熱度與張力,雖有些慵懶,但絕無頹迷!張維君精心地營造出了中國畫一般的精細韻致和曼妙意境。
展覽現(xiàn)場
王奕心(左)和她的朋友
女畫家王奕心的《后天-蝴蝶》系列辛銳的揭示著比金融海嘯更嚴峻的環(huán)境問題。她第一次來798是去年雪災前后,當時是為前門23號的藝術設計而來,地震發(fā)生后臨時決定駐京創(chuàng)作《蝴蝶》系列的,她說:“《后天》系列已經(jīng)構思很久了,來京作法餐廳壁畫期間有空就來798看畫也買畫,我喜歡這里的氛圍。邂逅當代藝術曾感迷茫,面對接連的自然災害、駕車頭痛的路況、環(huán)境、空氣等歸結起來,思考和領悟過程中助產(chǎn)了《蝴蝶》的誕生。當代藝術在探索藝術的同時首先應該關注社會,從中發(fā)現(xiàn)問題并通過畫面闡述才是當代藝術家的責任。環(huán)境危機是比金融危機更恐怖的事情,是全人類共同恒久關注的話題。”《后天-蝴蝶》系列張顯著當代藝術下的人文思想和對環(huán)保的呼喚。畫家王奕心從關注社會的視角,以唯美的畫面表現(xiàn)“后天”的蝴蝶將面臨的悲慘處境,它們沒有花草樹木可棲息,幽靈般的徘徊在城市之間,找不到往日的家園,無奈降落在工業(yè)文明衍生的垃圾上……本次展出這10幅《蝴蝶》作品僅是《后天》系列的序曲,明年她將攜更多作品再來798。
張維君、王奕心
在這個氣溫已經(jīng)降到零下,藝術品市場遭遇寒流的冬天,“零度風景”中寓意著的不僅是作品中的意境,更有對藝術春天的期待。在兩位藝術家看來雖然金融海嘯于藝術品市場形成了沖擊,但并不都是壞事,寒流會讓人們更加理性的以藝術價值來衡量藝術價格。無論對畫家還是藏家都難得的入市機會。如果說畫家張維君帶來的是“看得上、買得起、藏的值”的好畫,那么畫家王奕心帶來的不僅是當代藝術對環(huán)保的呼喚,同時也是對國人收藏的召喚。她建議每個中產(chǎn)家庭都應盡早考慮投資收藏,先是可以用省下來的錢買畫,變消費為投資,用繪畫裝點環(huán)境,養(yǎng)成鑒賞收藏的習慣。未來的蘇富比重要藏家里自然會多些中國人,把更多藝術財富囊入中國。
【編輯:賈嫻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