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殷雙喜:今天的藝術過于微觀、瑣碎和缺少交流

來源:99藝術網(wǎng)專稿 作者:棟棟 2008-12-20

受訪者:殷雙喜
采訪者:棟 棟
采訪時間:2008年12月5日


批評家:殷雙喜先生

  棟棟:今年是“奧運年”,所以展覽特別多。您應該也看了很多的展覽,您覺得今年哪些展覽是比較重要的?

  殷雙喜:其實我看的展覽不太多,798的展覽看過一些。總的感覺,今年展覽的量是非常大的,但不一定都是為奧運舉辦的,這些展覽大多是由藝術市場在推動的。我的感覺就是很多展覽都特別倉促,特別快。這個“快”帶來一個感覺,就是展覽沉不下來。在學術的深度方面和代表性方面不高。最后給人的感覺就是很多碎片充滿在腦子里。所以說大的、印象深刻的展覽不是太多。這個事情要靜下心來,回顧地去看。我現(xiàn)在可能回答不了你這個問題。

  棟棟:近年來隨著藝術界不斷的變化,問題不斷的暴露,矛盾的加劇,您作為批評家和學者,是否感到有一些壓力?

  殷雙喜:你說的“暴露”這個詞,其實藝術界永遠有問題,問題永遠存在,只是一個時期有一個時期的問題。我覺得這個很正常。而且對問題的認識、討論、解決,藝術就會往前發(fā)展。我沒有什么壓力,我只是作為一個批評家感覺到近幾年有一個市場運作的強大力量,推著大家都在往前走。所以說我們批評界可能要轉變一些思路,調(diào)整一下,就是如果能夠在這樣的形勢下,更好地發(fā)揮批評的作用,這一點應該反省。

  棟棟:應該主要反省哪些方面?

  殷雙喜:一個對當代藝術參與的方式;一個對當代藝術的認識。盡可能能夠提供一些比較有深度思考和整體性的認識。因為批評如果太過于碎片化,大家就都碎片。批評應該超越于具體的藝術作品、藝術家,而關注一個時代比較宏觀的一個大局觀。這個跟下圍棋一樣,一個棋手沒有大局觀,是永遠難以提高的。批評界要為大局觀貢獻自己的思想,貢獻自己的認識。這個東西具有共性。

  如果只是說某一件作品優(yōu)秀,某件作品好,某個藝術家好,這也是批評的功能,但只是一部分。批評要更多地研究宏觀的東西。我們現(xiàn)在過于分散、過于瑣碎。

  棟棟:這種“大局觀”落實到一個具體的展覽,它在展覽中應該發(fā)揮什么樣的作用?

  殷雙喜:這個比較困難。如果想用展覽來體現(xiàn)大局觀的話,這個展覽一定是帶有全局性的,而最近這幾年,我有一篇文章說:“中國美術界整體的資金是比以前多了。”80年代,我們做“現(xiàn)代藝術大展”,整個的經(jīng)費,不超過10萬人民幣,而現(xiàn)在100萬做一個展覽很平常,資金比以前多了,但是真正學術性的、全局性的展覽反而少了。

  為什么?因為畫廊不可能做一個全國性的展覽,他肯定要推自己畫廊的東西。一個收藏家、經(jīng)紀人推自己的藝術家,那么誰來做這個呢?應該是博物館、美術館、基金會。但是這方面的發(fā)展,中國現(xiàn)在還沒有上來。就是說應該有這種非營利的機構和基金資助專業(yè)的展覽,展現(xiàn)出發(fā)展的大局。

  所以說,批評家最應該合作的是美術館、博物館、基金會和重要的畫廊。就是特別有全局觀的,推出重要代表性藝術家的畫廊?,F(xiàn)在的批評太瑣碎,太分散。所有的批評家都很忙,但是沒有研究大局的東西。好像研究大局的東西,不那么緊迫,脫離實際,大家都不愛研究。其實80年代有一個很好的特點,大家思考的問題都是“中國美術”,思考整體的發(fā)展?,F(xiàn)在可能認為80年代太宏觀敘事了,現(xiàn)在過于微觀、瑣碎了。

  棟棟:現(xiàn)在好像是一個個展的年代,在這種個展特別多的年代批評家應該怎樣做呢?

  殷雙喜:個展特別多,批評家無法去把所有的個展都兼顧到,在技術上不可行了。比如20年前,我在《美術》雜志做記者,在北京,我一天可以跑四個展覽,這已經(jīng)很累了,很不錯了。但是絕沒有想到,現(xiàn)在一天可以開幕幾十個展覽。趕上“798藝術節(jié)”或者是“宋莊藝術節(jié)”上百個畫廊的展覽同時開幕。還有每個周末都有,你什么事都不干,做職業(yè)看展覽的人,都看不過來了。

  棟棟:個展可以很好地體現(xiàn)一個藝術家的面貌,如果是群展的話,應該很難充分展現(xiàn)藝術家的狀態(tài),這也是一個很矛盾的問題?

  殷雙喜:這個問題要具體分析。個展無疑是能夠展現(xiàn)一個藝術家的面貌,但是有很多的個展,展100張畫跟展10張畫一樣,展10張畫跟展一張畫一樣。什么意思呢?有一些藝術家是在批量生產(chǎn)。他一個時期,一個個展只相當于一張畫。

  棟棟:那還是很局部的。

  殷雙喜:所以并不是說個展一定就比群展要好,它擔負的職責和功能不一樣?,F(xiàn)在在技術上有一些問題,就是了解全局比較困難。還有就是怎么樣能夠在一起交流?批評界現(xiàn)在交流也很缺少,80年代我們在一起溝通、交流是集體做的事情。

  比如“現(xiàn)代藝術大展”就是十多個批評家一起做的展覽?,F(xiàn)在各做各的,現(xiàn)在一年除了展覽開幕式見一個面,要一起來做一些重要的事情,我希望將來能夠這樣。

  棟棟:感覺現(xiàn)在很多批評家和畫廊合作的特別多,時間也花在這方面上了。

  殷雙喜:這個沒有辦法,這是現(xiàn)實。

  棟棟:能不能從您個人的角度談一下這方面的意見。

  殷雙喜:我現(xiàn)在希望青年批評家有更多的精力和能力,盡快地成長起來。希望他們能夠交流、溝通,形成對當代藝術某些方面的共識,然后推動新一代的青年藝術家去做。一個時代的人做一個時代的事情。我們在80年代啟蒙階段,當代藝術的推廣階段做了一些工作,我非常樂意看到青年批評家起來,但是我希望青年批評家要多交流、多溝通。不要陷入各自為陣的瑣碎狀態(tài)中,否則大家都埋到沙堆里頭,不抬頭看路。應該多交流一些務虛的東西。

  棟棟:您希望學術界在近幾年對當代藝術有哪些重點的關注?

  殷雙喜:這個問題就是我們能不能在思考當代藝術的時候,有一個立足于中國本土認識的認識角度?,F(xiàn)在國際上的展覽,它的話語權還是在國際上。無論從博物館、基金、博覽會、畫廊都比我們更強有力。但是中國的畫廊在成長,中國的藝術家也在成長。我們能不能從精神到物質,有一個立足于中國的看法和認識。

  這個看法和認識相對的獨立,可以交流,但不是完全“移植”和“翻譯”。80年代以來,我們這種“翻譯”狀態(tài)一直持續(xù)著。比如看到人家一個展覽,一個好的畫家,一幅好的作品,我們自己也依樣畫葫蘆,加一點改變,拷貝一下。就像我們的冰箱、家電一樣,引進一臺,拆了以后,再進行模仿造出來。我們現(xiàn)在一定要有自己的創(chuàng)造、創(chuàng)新和原創(chuàng)意識。

  這種原創(chuàng)不是脫離藝術史的“原創(chuàng)”,是立足于中國當代現(xiàn)實的一種原創(chuàng)。在這中間,更多的獨立思考問題,而不是猜外國人喜歡什么東西,外國的收藏家喜歡什么東西,外國的市場流行什么東西。要有這樣的一種意識。

  棟棟:應該立足于本土的社會問題。

  殷雙喜:而且不僅是反映社會,在藝術語言、材料運用各方面都要從中國去尋找。比如我給你推薦前面蘇笑柏的展覽,你可以去看一下,他那里面就有很多從中國本土出發(fā),去思考的一些問題。包括中國的文化、觀念,中國的材料、表達方式等。他在德國杜塞爾學院學了幾十年,但是他的表述有極強的中國思路。這就是我們說的中國方式、中國思考。這個東西不是狹隘的民族主義,是要具備國際交流性的東西,但是你交流的時候,要拿你最好的東西。

  就像《地道戰(zhàn)》里面說:“各莊的地道都有許多高招。”應該是各莊有各莊的高招,而不是各莊都學一個莊。

  棟棟:在全球化的時代,您覺得本土的價值和西方這種全球化的交流過程當中,會有哪些障礙?

  殷雙喜:這兩者不是對立的。你到國際上,就像你到聯(lián)合國去發(fā)言,你一定要堅持你自己的立場,表述自我的立場,然后去交流、去溝通。你不能夠像聯(lián)合國有一些小的國家,都是別人買他的選票,請他去出席,他就失去自我了。就是你要有一個大國的心態(tài),要對自己有自信。但并不是封閉和拒絕。你要把你最好的東西展現(xiàn)出來,你就會為世界的全球化作出貢獻。

  全球化要求是一種多樣的、雜多的統(tǒng)一,而不是單一的統(tǒng)一。你要貢獻的這種東西,取得交流,必須是差異,而不是共同。通過差異取得共同。

  棟棟:現(xiàn)在很多藝術家在追求一種個人化的東西,想極力擺脫大的社會問題的牽纏。認為這種“大文化”有一種意識形態(tài)的內(nèi)在束縛。

  殷雙喜:小文化”也是意識形態(tài)。就說“文化大革命”中間有“造反派”,也有“逍遙派”,造反派斗得你死我活,逍遙派自己看書,做游戲,學點專業(yè)。“文化大革命”以后,很多逍遙派考上大學。像陳丹青那一代,“文化大革命”的時候都在畫畫,等到文革一招生,他們就起來了,那也是一種意識形態(tài)。

  他們認為那種政治斗爭,你死我活沒有必要。應該創(chuàng)造人類財富,學習前人的東西。所以他們讀書、研究、學習。沒有無意識形態(tài)的東西。我們這種“意識形態(tài)”要從廣義上來理解,它不是一般的狹隘的政治。藝術可以跟政治保持距離,但是藝術不可能不表達意識形態(tài)。無政府主義、自由主義都是一種意識形態(tài)。

  棟棟:在這種大的文化背景下面,有沒有喪失自我的可能呢?

  殷雙喜:當然有。我們有很多人已經(jīng)沒有自我了。

  棟棟:今天藝術家追求的還是更多地呈現(xiàn)個人化的東西。

  殷雙喜:個人化的東西有他的合理性。特別是“后現(xiàn)代主義”,特別強調(diào)個人化。但是個人化的概念,它不是脫離社會的個人,在某種意義上是難以存在的。作為一個個體,他仍然面臨著和一個群體的對話和交流。我們尊重個人,但也不能讓個人變成至高無上和絕對化。如果每個人都認為“老子天下第一,你們什么都不是。”那么這個社會就分裂成碎片了。

  一個個人和另外一個個人互相隔絕,既沒有交流的愿望,也沒有交流的實踐,那么這是什么?這是社會的“病態(tài)”。所以說哈貝馬斯有一個“交往理論,就是作為“現(xiàn)代主義”,他和??虏灰粯樱J為人與人之間應該尊重對方,但是要有一種交往的可能,要有一種交流的愿望。我們現(xiàn)在很多藝術家自我表現(xiàn),對交流這一塊不大考慮。就是我做的東西你懂不懂,隨你,愛看不看,我就是表現(xiàn)自我。所以說這種合理性是有界限的,如果推到極端,那么就變成人和人之間無法溝通,不能理解。

  就像咱們倆現(xiàn)在的對話,每個人表述的不一樣,但我不要求你完全贊成我的看法,我既不要求,也不想改變你的觀點。但是你總是聽我說了,或者我也聽你說了。我們說完以后,腦子里不會跟說之前一樣。說完之后跟說完之前是不一樣的。然后你知道這個世界,除了我這樣想,還有別人那樣想。你抽空的時候會想一想,他的想法也許有他的道理。

  所以我主張,這個時代要尊重個人,但也要尊重他人。在某種意義上,對他人的尊重,也是對自我的尊重。

  棟棟:您認為今天的藝術創(chuàng)作除此之外還有哪些病態(tài)的東西?

  殷雙喜:可能用認識的“誤區(qū)”確切一些,人總是認識上有盲點。我覺得現(xiàn)在的一些盲點,可能就是發(fā)言者要更多地傾聽。藝術家是一個發(fā)言者,批評家也是一個發(fā)言者,是自我表述,但是要多一點傾聽,多一點聽別人的意見?,F(xiàn)在的一些盲區(qū)就是有些人被抬出來以后,寵壞了。就是那種自我感覺高度地良好,他就缺少對別人的理解,傾聽的愿望。

  棟棟:好像很多藝術家沒有把自己當做一個發(fā)言者,都顯得有一些被動。

  殷雙喜:大部分藝術家是在創(chuàng)作中發(fā)言,用他的作品去發(fā)言,而不是像我們理解的“開會”。這一點可以看出來,所以我觀察藝術家的作品,首先我會觀察他是不是有一種交流的愿望,這個是我要注意的。

  棟棟:在金融危機以后,您覺得中國當代藝術會產(chǎn)生哪些變化?

  殷雙喜:不會有太大的變化。過于浮躁的那一部分人可能會有一些調(diào)整,就是批量生產(chǎn),過于受市場導向影響的那一批人,可能要靜下心來想一想。比如昨天人家還排隊買你的畫,今天就門庭車馬稀,沒有人來了。我覺得這個時候倒是一個機會,可以去反思一下,是一個很好的機會。

  棟棟:謝謝!


【編輯:棟棟】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