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剛等當代藝術“天價王”的新作最先在美國紐約畫廊“巨鱷”亮相
2008年,從華爾街刮起的金融風暴以摧枯拉朽之勢橫掃全球,遍及石油、股市、房產(chǎn)等領域,近年來頻頻演繹神話的藝術市場也難逃厄運。牽一發(fā)動全身,市場引發(fā)的當代藝術“崩盤論”,在2008年一整年,冰凍了人們對藝術市場躥紅后急轉直下、“昨夜西風凋碧樹”后的種種復雜表情。
縱使2008年被人們視為藝術的寒冬,但這并未引來藝術上的肅殺之氣,2008年的藝術圈仍然延續(xù)著種種喧嘩與騷動。有例為證,2008年中,廣州、上海、北京紛紛大張旗鼓地展開了自己的藝術三年展(雙年展),大有軋戲叫板之意,但12月份的《紐約時報》報道,原本定于在2009年春天舉行的國際亞洲藝術博覽會被迫取消,下滑的經(jīng)濟驅散了投資者對于亞洲藝術的熱情。
從年初的熱到年尾的冷,2008年的跌宕起伏令藝術圈百態(tài)叢生,其中種種的冷暖表情極具深味:
面對人類大災大難,逐漸慣于私人表達的中國年輕藝術家們能否挺身而出,于社會、于民眾昭顯藝術的公共性力量?新時期的藝術在表現(xiàn)重大題材、領導人形象上,是否能完成自我表達的飛躍?
面對廣筑高臺的藝術市場的一夜傾塌,中國迅速崛起的當代藝術板塊,能否反躬自省走出低谷?
一個功成名就的藝術家,以“大肆放炮”的姿態(tài)贏得世人尊重后,他該如何對待自己的藝術和作品?
以上的種種紛雜是非,2008年的中國藝術家們給出了自己響亮的解答。
冷 速凍表情:厲 人物:朱其、栗憲庭
朱其
栗憲庭
過去三年,中國當代藝術平均以每三個月翻一番的暴漲速度令人頭暈目眩。2008年,這股眩暈仍未來得及被大多數(shù)人消化時,突如其來的金融風暴帶來藝術市場寒流,又帶給所有人一個寒顫。
恍若“皇帝新裝”的謊言被揭穿,中國當代藝術在過去3年里締造的“天價神話”在2008年上半年如臨四面楚歌。年初,紐約蘇富比春季拍賣成交暗淡,張曉剛等中國當代藝術幾位“天價王”作品遭遇流拍;5月份之后,國內(nèi)藝術評論界興起一場當代藝術“崩盤論”。5月以來,著名評論家朱其在博客上發(fā)表《當代藝術是否已經(jīng)到了拐點?》、《中國當代藝術“謊言共同體”》等文章直陳中國當代藝術市場、生態(tài)的種種弊端,其大膽敢言被人稱之為勇士“檄文”,直戳向當代藝術市場的“虛幻泡影”。“中國當代藝術是在‘天價作局’!”朱其預言,中國當代藝術資本市場第一輪整合在2008年宣告終結。作為金融危機爆發(fā)后,第一時間將矛頭對準中國當代藝術市場種種弊端的評論家。朱其聲嚴色厲的指責,并非危言聳聽,2008年下半年藝術市場的急轉直下,市場上種種泡沫現(xiàn)象猶如被朱其尖利的批駁“一針刺破”。
從10月初到12月初,衡量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行情“風向標”的3家重要拍賣公司———香港蘇富比、中國嘉德、香港佳士得相繼結束了他們2008年的秋季拍賣,成交“縮水50\%”無疑成為本輪秋拍的關鍵詞。香港佳士得在上半年春拍中,成交總額達到了創(chuàng)紀錄的22.84億港元,而秋拍只取得了11.3億港元的成交。藝術寒流下,798畫廊也紛紛倒閉……
10月初,被視為中國當代藝術“高價神話”最后一道防線的香港蘇富比秋拍最終慘淡落幕。在300件中國當代及20世紀藝術作品中,流拍的作品有108件,流拍率高達36\%,包括方力鈞、岳敏君、曾梵志在內(nèi)的一線藝術家的5件作品全部遭遇流拍。朱其等藝術評論家指出的“當代藝術‘崩盤論’”一時間甚囂塵上,他所指出的中國藝術市場內(nèi)的種種不規(guī)范、越軌暗箱操作等行為,伴隨金融危機寒流來襲,被更多人清醒地看到。
栗憲庭上世紀80年代末,在中國美術館策劃的現(xiàn)代美術大展中,捧出了張曉剛、王廣義等20年叱咤藝術圈的風云人物。但這位被奉為“中國當代藝術教父”的人物,在前不久一次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也冷靜地提到,張曉剛等少數(shù)當代藝術大腕的發(fā)展之路,并不能代表中國當代藝術未來的正確走向。“金融危機為中國的當代藝術家們敲響了警鐘:那些天價作品只是西方少數(shù)人把玩的高端游戲,不代表當代藝術評價的標準和出路。”栗憲庭樂呵呵地笑著說,金融危機對藝術市場來說起碼是一件好事:“中國當代藝術不能成為與大多數(shù)藝術家、收藏家和大眾無關的游戲。”
速凍表情:囧 人物:張曉剛、曾梵志
在近日英國《獨立報》上,在一份“2008全世界最好賣”的當代藝術家名單上,張曉剛、曾梵志分別排名第5和第6,這份榜單上共有5個中國當代藝術家(還有王廣義、岳敏君、劉曉東)躋身前十名。即便如此,2008年當代“天價王”們的表情,估計還是有點囧。
從年初的春拍開始,張曉剛以至少7件作品流拍的紀錄,位列春拍流拍最多的藝術家之一。更囧的事情發(fā)生在曾梵志身上。幾個月前的香港佳士得春拍,曾梵志的《面具系列1996No.6》以7536.75萬港元成交,將中國當代藝術世界拍賣的紀錄再次刷新。言猶在耳,轉瞬即是一個滑鐵盧,僅半年后的香港佳士得秋拍上,曾梵志早期作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最終流拍。
面對金融危機的侵襲,張曉剛等并未坐以待斃。10月30日,張曉剛在紐約大張旗鼓地舉辦了自己簽約美國佩斯威爾登斯坦畫廊的最新個人展覽,亮出自己在《大家庭》系列后又一力作《修正》。佩斯威爾登斯坦畫廊是美國畫廊業(yè)的“巨鱷”,始建于20世紀60年代,代理眾多國際知名的藝術家,如安迪·沃霍爾、查克·克勞斯、莫耐特·卡茨等藝術家。作為最具價值的中國當代藝術家的張曉剛與這一美國畫廊巨鱷佩斯的攜手,吸引了當今國際知名的藝術大腕前來參觀,藝術家查克·克勞斯、建筑設計師貝聿銘,美國藝術批評家喬娜森·芬尼伯格等藝術界人士以及各國藏家紛紛前來觀展。“畫廊巨鱷+中國最紅的當代藝術明星”,多少希望在經(jīng)濟危機的寒冬之下,注入一些暖意。 然而似乎事與愿違,在剛剛結束的全球第三大拍賣行菲利普斯倫敦秋拍上,張曉剛的兩幅作品《血緣系列:男孩》、《20號》又紛紛流拍。2008年,短時間崛起的中國當代藝術板塊受到致命打擊,“泡沫”“神話”似乎一夜間破滅。
吳冠中把《魯迅故鄉(xiāng)》等代表作幾乎全部捐出
速凍表情:獨 人物:吳冠中
繼“以獎代養(yǎng)”、“取消美協(xié)、畫院”等言論激起軒然大波后,吳冠中繼續(xù)在2008年延續(xù)自己卓然不羈的個性。2008年初,吳冠中繼續(xù)“大嘴炮轟”,指責“中國當代美術水準,落后于非洲”“美協(xié)和畫院就是一個衙門,養(yǎng)了許多官僚”“藝術活動就是搞展覽、大賽、評獎……這樣搞就跟妓院一樣了,出錢就給你辦。”
不只是炮轟,89歲的吳冠中在2008年通過一系列作為延續(xù)自己的特立獨行。9月份,他把自己113幅畫作正式捐贈給了新加坡,其中包括63幅水墨畫、48幅油畫、2幅書法,創(chuàng)作年份從1957年到本世紀初,按照近期國際拍賣行對吳冠中作品的拍賣價推算,這批畫作的市值高達3億元。新加坡美術館館長郭建超表示,這應該是新加坡的公共博物館收到的價值最高的一份捐贈,也是吳冠中個人數(shù)量最大的藝術捐贈,據(jù)了解,捐贈是吳冠中主動進行的。
大批畫作捐贈給新加坡一事,在國內(nèi)引發(fā)爭議,一時間對“吳冠中不愛國”的指責漫天遍地。面對這些批評,吳冠中本人并沒有公開回應。身旁的好友和家人解釋說,今年4月,吳冠中已經(jīng)將《魯迅故鄉(xiāng)》等66件精品捐贈給上海美術館。此外,他還在2008年把得意之作《一九七四·長江》捐贈給了故宮博物院。2008年的吳冠中幾乎傾囊捐畫,不顧爭議,這位耄耋老人我行我素地吐露了這樣的心聲:“我摸索了幾十年,自己的這些作品就像是最疼愛的兒女,想在有生之年為她們找個好的歸宿。至于我作品是好是壞,就讓歷史來考驗。后人如果覺得好,就繼續(xù)留在那里;如果覺得不好,就剔除出去?,F(xiàn)在我89歲了,來日無多,捐了就輕松了。”
除了捐畫,7月份吳冠中直截了當在一幅名為《池塘》的畫上簽上大字:“此畫非我所作,系偽作。”吳冠中偽作風波案,再度暴露了國內(nèi)《拍賣法》對于拍賣行不保真的一大漏洞。
12月,吳冠中再次做出大手筆動作。他將自己的水墨代表作《長江萬里圖》在香港拍賣所得的1275余萬港元全部捐給清華大學,設立“吳冠中藝術與科學創(chuàng)新獎勵基金”。該基金是清華大學迄今為止以教師個人名義命名、完全由教師本人直接捐資的額度最大的一項獎勵基金。
一個功成名就的藝術家該如何對待自己的作品?2008年的吳冠中給出了“吳冠中式”的解答。
樊建川一個月時間籌劃了大地震后第一個地震展
暖 解凍表情:悲 人物:廣東油畫家、樊建川等
百年不遇的5·12大地震發(fā)生后,藝術家不僅出現(xiàn)在各類捐款現(xiàn)場,他們枕戈待旦地用手中的畫筆將大地震的慘烈及人與人之間的守望、拯救升華為藝術作品,傳遞更為深沉、震懾人的情感。眾多身影中,廣東油畫界過百名藝術家集體創(chuàng)作完成的大型史詩油畫《地慟·重生》,是迄今國內(nèi)油畫家最多人參與完成的巨幅作品之一,留下了2008年藝術圈最令人動容的一幕。
這幅由130位油畫家用18個日夜集體創(chuàng)作的結晶,不僅開創(chuàng)了中國油畫史規(guī)模最大的創(chuàng)作紀錄,更是一幅無法復制的鴻篇巨制?!兜貞Q·重生》采用“全景”式的筆觸描摹,以俯視的角度來表現(xiàn),畫作來自于現(xiàn)實,但又具有高于現(xiàn)實的史詩性。整幅油畫近60米長,以藝術化的筆觸,再現(xiàn)了整個大地震中民眾的悲慟與自救、解放軍部隊官兵鼎力救援、國家領導人視察災區(qū)等感人片斷。國家博物館已發(fā)文確認收藏這幅史無前例的油畫巨作。
除了廣東油畫界的集體義舉,收藏家樊建川在6月12日,距離汶川大地震發(fā)生僅僅一個月之后,舉辦了“震·撼汶川5·12-6·12日記”大型展覽,展的實物達8000多件,圍繞地震災難現(xiàn)場、各界救援、舉國哀悼、重建家園等幾大主題展開。目前,樊建川籌劃增資2500萬元左右建設一個新的地震博物館,2009年“5·12”正式對外開放。樊建川籌劃的日記體的大地震展覽令觀者無不震撼,他以對歷史的尊重贏得了世人的尊敬。
6月1日,首都文化界在京召開緊急搶救和保護羌族文化遺產(chǎn)座談會,馮驥才等數(shù)十位專家學者發(fā)出了《緊急保護羌族文化遺產(chǎn)倡議書》。隨后,一批批文化學者趕赴災區(qū)現(xiàn)場調(diào)研,提出保護建議。
拍賣收藏界在汶川大地震發(fā)生后迅速反應,北京保利、中國嘉德、匡時國際等拍賣公司紛紛組織義拍。其中,保利拍賣公司在多位知名藝術家支持下組織的“情系災區(qū),傾情奉獻———中國當代藝術賑災義拍專場”共募得110件中國當代藝術品,100\%成交,義拍善款8472萬元。如果說,多年藝術市場經(jīng)濟的發(fā)展沖淡了藝術家對表現(xiàn)重大社會及政治題材的熱情,越來越習慣于關起門來搞藝術的藝術家們,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發(fā)生后,重新表現(xiàn)出新時代的社會責任感,他們筆下的重大題材和領導人形象不再千篇一律,而是有了個性化的鮮活表達。
解凍表情:火 人物:蔡國強
2008年蔡國強以“火藥藝術”,令全世界人民見識到來自一個中國當代藝術家的力量。蔡國強擔任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焰火總設計師,從永定門經(jīng)天安門到鳥巢的29個“大腳印”,讓蔡國強名副其實地成為2008年最“火”的中國藝術家。北京奧運會開幕式,整個焰火加起來持續(xù)16分38秒,蔡國強和他的焰火創(chuàng)意小組花了近3年的時間,創(chuàng)造了這場“視覺盛宴”。從1984年起,蔡國強開始自己嘗試在紙上用火藥作畫。近年來,他成功地將火藥用在藝術創(chuàng)作上,為中國藝術走向世界開辟了一條獨特的道路。他的藝術創(chuàng)作對西方藝術界產(chǎn)生了巨大沖擊力,西方媒體稱之為“蔡國強旋風”。
蔡國強經(jīng)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好玩。做藝術是為了好玩,“哪里有好玩的我就去哪里”,“我只是這個時代里面好玩的一群人中的一個”。不少人質(zhì)疑蔡國強在用中國元素迎合西方社會,但是蔡國強自己則認為,觀眾關注他的作品還是因為“好玩”。
第一個被寫進美國藝術史教科書,第一個在紐約古根海姆博物館辦個展,2008年之后,蔡國強成為中國藝術家在海外最耀眼的名字。
馬未都———中國方興未艾的收藏熱中不可或缺的人物
解凍表情:喜 人物:馬未都
盛世興收藏。2008年,馬未都以知識分子、“收藏第一人”的身份迅速在方興未艾的收藏熱潮中,占據(jù)了自己的位置。
2008年1月1日起,馬未都開始在央視《百家講壇》講述家具、陶瓷、玉器和雜項收藏,成為收藏界第一個登上《百家講壇》的人,50場講座使馬未都晉身為收藏熱潮中,比學院派專家還靈驗的文物鑒賞大師。1月2日,馬未都拋出“李白的‘床前明月光’被誤讀千年,此床不是睡覺的床,而是一個馬扎”的“馬扎”觀,引起一片嘩然。
馬未都本身就是一部印記了中國20年收藏歷程的書。他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收藏中國古代器物,至90年代,他的收藏已具規(guī)模,陶瓷、古家具、玉器文玩等藏品逾千件。對于上世紀80年代民間收藏的回憶,馬未都至今都念念不忘。“收藏是一種樂趣,你絕不能把這種樂趣變成一個負擔。”在《百家講壇》里,馬未都將20多年來的收藏心路分享給大眾,對中國民間的收藏意識及觀念等方面起到難能可貴的“啟蒙”作用。
馬未都的成功并非只在于他是一個收藏家,他力推“享受收藏中的文化樂趣”的觀念在社會層面引發(fā)廣泛反響。上世紀70年代,馬未都憑借小說《今夜月兒明》一舉成名,隨后又和王朔、劉震云等一起,組建了海馬影視工作室,創(chuàng)作了《編輯部的故事》、《海馬歌舞廳》等作品。當年文學值錢,馬未都的稿費都被他換成了收藏品,十年逾千件。1996年,馬未都創(chuàng)辦了中國第一家私人博物館———觀復博物館,并開創(chuàng)了國內(nèi)私立博物館運營的新模式———理事會制度,引領了中國民間私人博物館的風潮。
盡管中國當代藝術在2008年金融危機爆冷,中國的收藏熱并未消停,特別對于古代字畫和古玩方面。而對于延續(xù)2008年民間收藏熱起到推波助瀾作用的馬未都自己,也以第5位的身份出現(xiàn)在“中國作家富豪榜上”。年底,馬未都還因對收藏界的諸多貢獻,連續(xù)榮膺了幾個2008年度文化人物方面的頒獎。
【編輯:姚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