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歐洲相繼發(fā)生數(shù)起破壞藝術品的事件,包括莫奈的名畫被撞壞、美國藝術家所攝照片被砸等,這引起了人們對畫廊、博物館中藝術品保護問題的關注。
由于藝術作品的價格日漸走高,破壞藝術品很容易成為新聞話題,這使得自我炒作者、對藝術品主題不滿者或是想表達某些極端思想的人選擇對這些畫作、雕塑下手,以此達到獲得世人關注甚至成名的目的。
醉漢毀畫,蒙面人砸照片
10月初,在巴黎人稱之為“白夜”的活動中,各類文化活動持續(xù)到深夜,數(shù)千人在街頭狂歡直到第一道曙光的到來。在今年的“白夜”狂歡中,發(fā)生了一件舉世矚目的事。一群醉漢闖進并未參與這項活動的奧賽博物館,將法國印象派繪畫大師克勞德·莫奈的作品《阿讓特伊大橋》撞壞。
之后不久,在瑞典南部擁有悠久歷史的隆德大學城,一群蒙面人手持鐵棍和斧頭沖入一家藝術畫廊。在喧鬧的音樂伴奏下,他們破壞了多幅性感照片。這些照片都由美國藝術家安德里斯·塞拉諾所攝。
巴黎的這群醉漢沒有逃過警方的法眼,因為他們的行為被博物館的攝像頭一一記錄下來。
而瑞典的那些蒙面人顯然經(jīng)過周密計劃,在逃離畫廊之后,他們甚至將自己的錄像放到了著名的視頻網(wǎng)站YouTube上供人觀賞。不過,這則視頻很快就被撤下。
藝術品頻頻遭毀遭竊
法國和瑞典的這兩起事件之后,人們將目光投向了博物館、美術館近期發(fā)生的一系列破壞事件,并開始關注藝術品集中收藏地的保安問題。
上個月,法國南部城市佩皮尼昂市的大教堂被盜,教堂內(nèi)幾乎所有有價值的宗教物品被洗劫一空。
今年8月,法國南部尼斯美術博物館在光天化日下遭4至5名蒙面持械匪徒的搶劫,失去了4幅無價名畫,主要為印象派大師莫奈和希斯里的畫作以及兩幅17世紀畫家布勒哲爾的作品。
今年2月,3幅總價值達5000萬歐元的畢加索名畫在巴黎第七區(qū)畢加索外孫女黛安娜·畢加索的家中被盜,好在案件已于8月得以偵破且畫作無損。
以上種種事實證明,技術手段似乎并不能保證藝術品的絕對安全,警衛(wèi)也是必要的防衛(wèi)手段。當然,一些人可能會質(zhì)疑警衛(wèi)在近期一系列藝術品破壞、遭竊事件中的作為——他們究竟有沒有按時巡邏?
“愛畫族”也會鑄大錯
除了謀求名利或是發(fā)泄不滿之外,熱愛美術作品的人也可能成為破壞的“元兇”。
今年7月,法國女子薩姆·林迪在法國南部城市阿維尼翁市當代藝術館舉辦的展覽上,情不自禁地親吻了美國藝術家通布利的一幅油畫,唇印赫然留在了價值200萬美元的畫作上。該女子為此被警方以“破壞藝術品”的罪名逮捕并出庭受審。
林迪的律師說,林迪是“被愛沖昏了頭腦”。但油畫所有者的律師則反擊說:“談到愛情,必須要有兩個情投意合的人才行?!?/P>
“熱情獻吻”自然是個罕見個例,但就算是主人百般愛護,有些名畫也難免意外的飛來橫禍。
去年10月,美國拉斯維加斯賭場大亨史蒂夫·溫就不小心用肘關節(jié)把自己收藏的畢加索名畫《夢》戳了個洞,這直接導致他與另一位收藏家之間的1.39億美元交易因此泡湯。
從禁錮名畫到開放參觀
西班牙瑞內(nèi)索菲亞美術館收藏的畢加索名畫《格爾尼卡》見證了從“嚴防死守”到開放參觀的藝術品展覽形式變遷。這幅畫表現(xiàn)的是上世紀三十年代,西班牙的格爾尼卡小鎮(zhèn)被德國法西斯空軍夷為平地的場景。
如今的《格爾尼卡》和觀眾之間只相隔一根簡單的護欄,一旁還有一個不起眼的報警裝置守護。
但在26年前,當《格爾尼卡》從美國紐約回到西班牙馬德里的現(xiàn)代藝術博物館時,它被安置在一個巨大的防彈玻璃罩中,周圍還有士兵守衛(wèi)——這幅畫是反法西斯主義的國際標志,人們害怕它會成為恐怖襲擊的目標。
所有見過重兵把守下的《格爾尼卡》的人都會覺得悲哀而震驚——它看起來像是被遺棄的孩子,而且還處在窒息的危險中。那時候,觀眾基本無法欣賞《格爾尼卡》的美。
但是,如此嚴防死守并非沒有道理。在現(xiàn)代藝術博物館展出時,《格爾尼卡》曾遭受過破壞。1974年,一名名叫托尼·沙夫拉吉的三流藝術家在畫上噴上了“消滅所有謊言”的標語。在這種低級手段的炒作之下,沙夫拉吉居然開始走紅,成了一個富有且有影響力的藝術品交易商。
在“標語風波”發(fā)生后數(shù)年,《格爾尼卡》被搬進了瑞內(nèi)索菲亞美術館。讓人高興的是,這幅名畫終于掙脫了防彈玻璃做成的“牢籠”?,F(xiàn)在,觀眾幾乎可以伸手觸摸《格爾尼卡》——當然,實際上他們是夠不到的。在這樣親近的環(huán)境中,《格爾尼卡》似乎更美了。
防彈玻璃越來越少
法國的盧浮宮對待館藏名畫《蒙娜麗莎》的態(tài)度可能是藝術品展出時保護措施的又一個極端。每一年,人們都會發(fā)現(xiàn),《蒙娜麗莎》與觀眾的距離似乎又遠了——這幅傳世之寶躲在防彈玻璃的背后,而其與玻璃罩的距離一直在增加。
每天,無數(shù)人前往盧浮宮一睹《蒙娜麗莎》的神秘微笑,警衛(wèi)不得不催促人群快速離開,好給后來的游客騰出觀賞的位置。這讓《蒙娜麗莎》看起來不太像一幅畫作,而像是火車站里的行李寄存站——背包客來來往往,在其面前駐足一小會兒便離開。
像《蒙娜麗莎》這樣“嚴防死守”的畫作畢竟是少數(shù),一般畫廊都是免費的,而且還會不定時地辦一些高端的展覽,希望能拉近藝術與普通人之間的距離。
親近的氛圍加大風險
和藝術品的親近需要付出經(jīng)濟代價,還要有美德作為基礎。即使是在一個高度文明的社會中,開放式的藝術品參觀仍然是一件冒風險的事——精神病患者或是受一己私利驅(qū)動的人都有可能做出出格的舉動,讓展覽方對公眾的信任程度打了折扣。
有人對那些防守嚴密的美術館、博物館怨聲連連,認為將那些藝術品當作“圣物”是過于“抬舉”它們了。這些抱怨者忽視的是,藝術品有持久的價值,而且,當人們與其發(fā)生沖撞時,它們都很脆弱。
現(xiàn)在,讓觀眾與藝術品親近的展館越來越多了。尤其是一些商業(yè)性質(zhì)的藝術畫廊,它們允許陌生人隨意地推開門走進來欣賞墻上的畫作。
正是這種親近的氛圍加大了藝術品遭遇“黑手”的風險。去年2月,美國一名12歲的男孩在底特律藝術館參觀時,掏出嘴里的口香糖粘到了美國抽象表現(xiàn)主義藝術家海倫·弗蘭肯賽拉的畫作《海灣》上,留下了一個硬幣大小的化學殘留印跡。而在今年2月,一個自稱行為藝術家的人因用錘子襲擊巴黎蓬皮杜文化藝術中心的超現(xiàn)實主義作品《噴泉》獲刑。
破壞理由多種多樣
想要給藝術品破壞者尋找一個相同的行為模式是件很困難的事,破壞不同作品的人顯然擁有不同的動機。撞壞《阿讓特伊大橋》的人可能是由于酒精驅(qū)動,破壞安德里斯·塞拉諾照片的人則可能是因為想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吸引眼球,借此出名。
如今的藝術品大多價格高昂,尤其是在日益瘋狂的商業(yè)藝術交易市場上。金錢加上象征意義,這讓破壞藝術品成為頭條新聞的最佳題材。因此,有人選擇以此炒作自己。
另外,宗教問題以及對性問題方面的不同認識都是引發(fā)藝術品破壞事件的導火索。有些人可能會對藝術品所表現(xiàn)的主題感到不滿或恐懼,并因此對藝術品下手。古希臘的時候,就有人因為雕像過于真實而將其鎖上鐐銬,以防止雕像自己“逃走”。
【編輯:葉曉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