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介紹
2019年“中法文化之春”新聞發(fā)布會日前在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舉行,作為2019年“中法文化之春”的重要活動,6月15日至9月1日期間,北京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將呈現中國迄今為止最為重要的巴勃羅·畢加索(1881-1973)作品展“畢加索——一位天才的誕生”。
展覽基于國立巴黎畢加索博物館的館藏,從中精心挑選出103件作品,全面回顧畢加索創(chuàng)作生涯的前三十年,力求呈現出畢加索從早期到中期的藝術成長經歷。此次展覽由國立巴黎畢加索博物館藏品總監(jiān)艾米利婭·菲利普策劃,并專為此次在中國于UCCA的呈現而進行構思設計與組織,囊括繪畫、雕塑以及紙上作品等多種創(chuàng)作。這些創(chuàng)作于1893至1921年間的作品,共同展示了這位現代藝術史上最為大膽、最具原創(chuàng)性、最為多產的天才——畢加索的藝術創(chuàng)作的形成與演變過程。
展覽作品涵蓋其早期的全部代表性階段,展覽中所呈現的三十年則涵蓋了青年畢加索的藝術發(fā)現與醞釀時期,其風格經歷了從學徒時代的學院派現實主義,到戰(zhàn)后向古典風格的回歸;從藍色時期和粉色時期交替出現的憂郁和情感相關主題,到他具有開創(chuàng)性的原始主義探索等諸多變化。與慣常將畢加索的藝術生涯簡化為一系列嚴格定義和相互封閉的創(chuàng)作時期的策展方式有所不同,此次展覽在不同時期之間保留了開放性和穿越性的視角,由此呈現同時存在于畢加索身上多種看似矛盾的藝術語言,也使觀眾得以體察這些藝術風格轉變背后的歷史與個人生活現實。
“畢加索——一位天才的誕生”劃分為六個不同章節(jié):“早期畢加索”聚焦于展現了畢加索自童年時期開始的創(chuàng)作及藝術家早期受到的影響,在這一階段,他創(chuàng)作了《戴帽子的男人》(1895)和《古代石膏像素描》(1893-1894);在“藍色和粉色畢加索”階段,藝術家放棄模仿前輩的后印象派繪畫風格,轉而塑造真正意義上最早的個人風格,并逐漸確立了最初的藝術身份,其作品包括《瘋子》(1905)和《兄弟倆》(1906);“驅邪者畢加索”展現了藝術家簡化形式和空間的探索,在尋找、發(fā)明新的藝術語言的過程中,他創(chuàng)作了如《自畫像》(1906)、《阿維尼翁的少女》(1907)等作品,開啟了一場徹底改變二十世紀藝術的革命;“立體主義畢加索”中,藝術家對“標志物”等符號元素的運用催生出了立體派作品,如《彈曼陀林的男子》(1911)和《壁爐旁的男人》(1916);“多變畢加索”著眼于藝術家對古典的致敬、引用與革新,《戀人》(1919)、《習作》(1920)等作均展現出畢加索獨特的藝術探索,藝術家為俄羅斯芭蕾舞團出品的舞劇《三角帽》(1919)設計的舞臺布景、服裝和幕布亦在這一部分中呈現;展覽的最后部分展示了藝術家1927年至1972年較為晚期的一系列杰出繪畫和雕塑作品,這些作品清晰地展示了畢加索青年時期的藝術實驗所產生的影響,亦勾勒出貫穿他創(chuàng)作生涯的主題與基本原則。
對于國立巴黎畢加索博物館來說,此次展覽標志著其藏品在中國迄今為止最豐富全面的展示,這也是洛朗·勒邦自2014年出任館長以來的首次北京展覽。他“為由國立巴黎畢加索美術館領導的國際合作政策進入新階段而感到高興”。
UCCA館長兼CEO田霏宇表示:“對于UCCA而言,此次展覽標志著我們實現了自2007年創(chuàng)辦以來即秉持的一個夢想,我們不僅展示當代藝術的最新發(fā)展動向,而且通過展示現代大師的創(chuàng)作,來審視當代藝術的根基。我們相信,畢加索的故事與我們中國的觀眾是相關的,因為這里的獨立個體仍在繼續(xù)應對創(chuàng)造力、獨特性和革新性的挑戰(zhàn)。”
關于展覽
▼
本展覽與國立巴黎畢加索博物館合作舉辦。本次展覽由摩根士丹利和蘇富比以及藝術跨界合作伙伴瑪麗黛佳大力支持,展覽的兒童教育項目由英氏嬰童用品有限公司及英氏兒童成長基金會聯合天貓商城提供慷慨支持。明基為展覽提供影像解決方案。本次展覽的住宿與相關活動由北京諾金酒店傾情支持,展覽出行由諦珞軻旅游咨詢有限公司支持。感謝UCCA戰(zhàn)略合作伙伴阿那亞對展覽“畢加索——一位天才的誕生”的支持。
作為2019年“中法文化之春”系列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次展覽也得到了許多法國國家機構的支持;通過在中國呈現這位于法國度過了一生中大多數時光的天才藝術家的重要作品,UCCA將進一步推動圍繞著偉大的藝術作品而進行的文化交流與對話。本次展覽由中法文化事務所Doors門藝(www.doors-agency.com)支持呈現。
圍繞畢加索本次展覽期間展出的作品及藝術家在其創(chuàng)作生涯中與音樂家、舞團的緊密合作,UCCA于6月22日、7月20日以及8月24日三天推出包括小型演出、電影放映及講座等在內的藝術節(jié)系列活動。此外,UCCA還于6月15日舉行“畢加索在中國研討會”,會議邀請展覽策展人艾米利婭·菲利普(國立巴黎畢加索博物館藏品總監(jiān))、蔡濤(廣州美術學院教授)、吳雪杉(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副教授)、余中先(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以及何塞·萊夫雷羅(馬拉加畢加索博物館藝術總監(jiān))等嘉賓出席,就畢加索對于中國乃至全球當代藝術世界的影響展開討論。
配合此次展覽,UCCA將同期發(fā)行中英雙語圖錄《畢加索:一位天才的誕生》。圖錄將包含策展人艾米利婭·菲利普的策展主題論文,中央美術學院吳雪杉教授關于畢加索在中國接受史的原創(chuàng)研究論文,以及103張展出作品的高清圖片。
“畢加索——一個天才的誕生”展覽亦延伸出一系列精心策劃的兒童藝術教育公益項目,這些兒童藝術活動圍繞本次展覽中的畢加索作品與實踐展開,為孩子們創(chuàng)造出通過探索不斷進行深入學習的文化氛圍。購買兒童公益材料包即可獲贈參與兒童導覽和兒童藝術工作坊的機會,材料包所得的全部收益將悉數用于支持針對藝術教育尚未觸達的兒童群體展開的藝術教育普及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