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十夜——BMCA藝術文件展

開幕時間:2016-12-11 15:00

開展時間:2016-12-11

結束時間:2016-12-17

展覽地址:北京草場地

策展人:崔燦燦

參展藝術家:陳衛(wèi)群,馮琳,高磊,關音夫,韓建宇,黃一山,李青,李暉,李明鑄,李永斌,劉建華

主辦單位:堯山當代藝術基金會

展覽介紹


  英文中,“十夜”譯為《十日談》。它是文藝復興時期薄伽丘所著的一本寫實主義小說,講述在瘟疫肆虐的年代,喪鐘亂鳴,十人在山中園林躲避。除了唱歌跳舞之外,每人每天要講一個故事,來度過酷熱的暗夜。十人十天,就有了一百個故事。這些故事來源廣泛,角度多樣,觀點龐雜,取材于宮廷傳聞、古代典籍、街談巷議和東方民間故事等。其中有對現實生活的描述、情感的贊揚、哲理的探討、社會現狀的批判,因此又稱之為《人曲》。
  “十夜 ”借用了這個故事的敘述形式,講述了發(fā)生在這個城市角落的四個展覽,一座公共浴池、一個網吧、幾家超市、三頂帳篷、一條圍繞北京東北部的古老河流,47位藝術家和10個過往項目分布其中。在這個故事中,這些空間所攜帶的現實信息、歷史意義和美學結構,給予展覽和作品全新的狀態(tài)??臻g既是創(chuàng)作的對象與思考的資源,也是藝術工作的目的和在地實踐的場域。
  這種展覽只會發(fā)生在北京,它攜帶濃重的地方口音,夾雜著這片土地的魔幻與現實。北京,一個在漸夜中無從感知的巨幕,有著與生俱來的秩序,也衍生著與之抗衡的實驗。隱身在日霾之下的摩登和廉價,成批的生產夢想,也同等地制造欲望與墮落。在日的別處,古老的冷眼旁觀和同等規(guī)模的激進,夜襲城市。
  這座無比混雜卻又生硬笨重的北方之都,亦如一塊巨大的磁鐵,誘發(fā)著無數藝術變遷、人和事件。在這個政治與文化的中心地帶,沒有任何一種腔調可以永恒,時刻都是冒險者和失敗者的戰(zhàn)場。它不斷的回應屬于昨日創(chuàng)造的過去,以及藝術發(fā)生地的上下文關系,從無名畫會的人民公園,到89現代大展的體制決裂,北京東村的邊緣精神,直至宋莊與黑橋的荒蠻故事。
  “十夜”是一種視野,關乎時間的刻度,也是對時間的凝視。只有章回體的敘述,才能讓每個故事彌漫著對“夜”的情緒與感知。夜可以是金戈鐵馬,十面埋伏;也可以是夜宴起舞,不知身在何處。“十夜”可能包含所有,折射光,承載故事,夜巡興衰與天下,也可能無所發(fā)生,空無一物。當夜宴散盡,這些或有或無的故事,便是它深刻存在且不容忽視的證明。
  夜幕降臨,事情總會發(fā)生,自然而然。故事不會中斷,雄心不止。

部分參展藝術家主頁


作品預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