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布里斯·伊貝爾:從山谷中來
開展時間:2025-04-02
結束時間:2025-06-29
展覽地點: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一樓
展覽地址:上海市黃浦區(qū)苗江路678號
策展人:埃爾維·尚戴斯、龔彥、費大為、讓娜·芭哈
參展藝術家:法布里斯·伊貝爾(Fabrice Hyber)
主辦單位: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
“我的作品如信使,從山谷傳遞未來的憧憬。”
——法布里斯·伊貝爾(Fabrice Hyber)
2025年4月2日至6月29日,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攜手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呈現(xiàn)法國藝術家法布里斯·伊貝爾的個人展覽“從山谷中來”。 作為2022年巴黎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首展的延續(xù),展覽匯集藝術家自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至今的70余件代表作,其中包括為上海特別創(chuàng)作的20余件新作。
通過這場展覽,伊貝爾在隱喻與實體間,將他在法國西部生活與創(chuàng)作的故土移至上海。
法布里斯·伊貝爾與他的山谷
藝術家、播種者、創(chuàng)業(yè)者、詩人——法布里斯·伊貝爾以豐沛的創(chuàng)作定義自我。他的作品涵蓋繪畫、行為藝術、裝置與商業(yè)項目。他不拘界限,將藝術融入數(shù)學、神經(jīng)科學、農(nóng)林學、歷史、天體物理學,以及愛、身體與物種進化。
自上世紀九十年代起,伊貝爾在他父母曾經(jīng)營牧羊場的法國旺代鄉(xiāng)村周圍植樹造林,培植出一片自成天地的森林。這片林地孕育了他后續(xù)藝術創(chuàng)作的靈感。他精心錘煉播種技藝,在這片農(nóng)地上撒下約30萬顆種子,涵蓋數(shù)百種樹木。昔日田野漸變?yōu)閿?shù)十公頃的茂林,風景由此化作一件藝術品。
這塊由伊貝爾親手筑就的樂土,既是思想的實驗場與創(chuàng)作工坊,也是自然的庇護所。作為學習與實驗之地,山谷孕育了他作品的靈感。他常將自己的實踐比作有機生長:“我播種樹木,如同播種符號與圖像(……)我撒下可見的思想種子,它們生根發(fā)芽,我不再是主人。”播種、生長、協(xié)作與啟思,構成了“從山谷中來”展覽的核心。
伊貝爾將他的山谷“帶至”中國,三個月展期后,又將更豐厚的意義“帶回”故土。他借跨文化與地域的交融,賦予創(chuàng)作理念更深的內涵——這是他一貫的實踐。他以途中的知識與相遇滋養(yǎng)自己的藝術世界,同時在每位觀者心中播下種子。
棲息于森林里的伊貝爾英雄
“敦兮其若樸,曠兮其若谷”——老子眼中的山谷,是謙遜的姿態(tài),引人回歸本真。伊貝爾的山谷與之呼應,包容萬物:水流、動物、植物、藝術家與思想者。他邀藝術家與科學家駐留交流,定期為學生與兒童開設工作坊。這是一片由人塑造、為人棲居的森林。
一踏入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人”的存在感便撲面而來——眾多作品中蘊含著隱喻。綠色充氣的巨型“伊貝爾泰迪”(Ted Hyber,靈感來自“泰迪熊”的雙關語),作為藝術家的自畫像,傲然屹立于花園中央。藝術家巧妙地將地面的裂縫轉化為繪畫的脈絡,從巨像向四周延展。它矗立在這座昔日發(fā)電廠改造而成的美術館中央,涌動著知識、思想與構想,滋潤著整個空間。“伊貝爾英雄”們棲身于展覽再現(xiàn)的林間空地,每個人都能在他們的姿態(tài)中找到共鳴。
繪畫之園
繪畫是法布里斯·伊貝爾每個項目的起點,蘊藏未來創(chuàng)作的種子。在工作室的大型畫布上,他提出假設,拼接想法,發(fā)明形式,玩味文字:“自開始繪畫,我用大量的水與極少的顏料,造就奇妙效果,畫布輕盈無比。我的油畫本質是水彩,最終幾乎不需干預。”在創(chuàng)作之旅中,他隨想象流轉,記下一句詞語,繪一幅形象,或粘上一件物件。
這一次,法布里斯·伊貝爾走進中國瓷都景德鎮(zhèn),沉浸于瓷板繪畫的世界。為此次合作全新創(chuàng)作的一批瓷板畫,將在展覽中首次亮相。
展覽中,36幅畫作與十余幅瓷板繪畫置于帶輪支架上,宛如學校黑板。伊貝爾邀我們落座,閱讀、學習,探問他構筑的智趣世界:自然、宇宙、數(shù)學、建筑與詩歌。展覽由此化為一所新形態(tài)學校,觀者成為學子,面對敞開的無限可能。
展覽—學校
“我一直認為我的畫布就像教室的黑板, 在那里,我們向教師和研究者學習如何解構知識。我的黑板呈現(xiàn)了課本以外的世界,既有可能的世界,也有虛幻的空中樓閣。在此次展覽中,我選擇在這個理想化的學校中安放我的作品,用它們取代黑板。”
——法布里斯·伊貝爾
伊貝爾將“從山谷中來”構想為一所獨特的學校,分享山谷孕育的別樣學習之道。他以繪畫為起點,展現(xiàn)多元的學習路徑,作品旁的短片則用以揭示創(chuàng)作的心路歷程。
若“從山谷中來”是一片森林,它也是一所學校。每周的“山谷課堂”、“山谷實驗室”與“神經(jīng)漫游”慢觀看等公教活動,向所有觀眾開放,帶來伊貝爾藝術與知識的多維體驗。
一系列由法布里斯·伊貝爾作品中涉及領域的專家主講的講座,將為公眾提供豐富機會,使他們能夠對照伊貝爾在畫布上提出的假設,審視這些專家的專業(yè)見解。通過匯聚哲學家、建筑師、數(shù)學家、神經(jīng)科學家、醫(yī)學人類學家、進化生物學家,以及致力于可持續(xù)農(nóng)業(yè)、本地植物保護和野生動物保護的實踐者,“從山谷中來”孕育出多元化的知識形式,充分體現(xiàn)了伊貝爾藝術實踐的廣泛性。
關于藝術家
法布里斯·伊貝爾
(Fabrice Hyber)
1961年出生于法國旺代?。╒endée),早年學習數(shù)學,后就讀于南特美術學院。他的創(chuàng)作生涯始于素描與繪畫,并逐漸涉足各種各樣的藝術表現(xiàn)形式。1997年,他榮獲威尼斯雙年展金獅獎。
他所秉持的觀念是,知識分享是其藝術創(chuàng)作的核心要義,因為“藝術是了解世界的獨特途徑,它通過不同學科之間的交流對話,幫助人們以全新視角審視這個世界。”
2018年,法布里斯·伊貝爾榮膺法蘭西藝術院院士,并于2021年被任命為法國國家林業(yè)局“護林行動”基金會的大使。
自1990年首次成為駐地藝術家以來,伊貝爾與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便保持著密切的聯(lián)系。這位藝術家參與了2019年在巴黎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以及2021年在上海PSA舉辦的“樹,樹”展覽。2022年,他在卡地亞基金會舉辦了個展“山谷”。
立即購票!
邀您一起進入“山谷”
聆聽大地脈搏,感受生命律動
逃離喧囂,重獲能量,連接生長
掃描上方二維碼,立即購票
一、展覽門票
展覽正價票:60元
展覽半價票:30元(學生與教師)
中國境內注冊在校大中學生(不含各類成人教育)憑學生證或ISIC國際學生證、教師憑教師證可享受五折優(yōu)惠。
*半價門票僅限現(xiàn)場購買,入場參觀請帶好相關證件。
展覽團體票:48元
團體:20人以上團體(含20人)可享受八折優(yōu)惠。
*團體門票僅限現(xiàn)場購買,入場參觀請帶好相關證件。
二、免費參觀政策
現(xiàn)役/退役軍人、離退休干部、烈士家屬、殘障人士、65歲以上老人、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上海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及有成人陪伴的小學生和學齡前兒童。
國際博物館協(xié)會會員憑有效的ICOM證件可免費參觀。
*免費人群須帶好相關證件現(xiàn)場換票。
關于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
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成立于2012年10月1日,是中國大陸地區(qū)第一家國有當代藝術博物館,也是上海雙年展主場館。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建筑由原南市發(fā)電廠改造而來,2010年上海世博會期間,曾是“城市未來館”。它見證了上海從工業(yè)到信息時代的城市變遷,其粗礪不羈的工業(yè)建筑風格給藝術工作者提供了豐富的想像和創(chuàng)作可能。作為新城市文化的“生產(chǎn)車間”,不斷自我更新,不斷讓自身處于進行時是這所博物館的生命之源。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正努力為公眾提供一個開放的當代文化藝術展示與學習平臺;消除藝術與生活的藩籬;促進不同文化藝術門類之間的合作和知識生產(chǎn)。
關于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
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是一家私立文化機構,通過策劃展覽、現(xiàn)場表演和對談交流,面向全球公眾傳播各個領域的當代藝術創(chuàng)作。由卡地亞于1984年創(chuàng)立,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位于巴黎,其建筑由讓·努維爾(Jean Nouvel)設計。
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通過策劃獨一無二的藝術項目來探索不同領域的創(chuàng)作,其中囊括了視覺藝術、表演藝術、建筑、設計、時尚、哲學和科學等。近40年來,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始終致力于發(fā)掘最為杰出的當代藝術家,充分展現(xiàn)其才華,并將展覽空間打造成為藝術家與科學家的交流平臺,讓他們能夠攜手創(chuàng)作與當今全球重大問題相關的項目??ǖ貋啴敶囆g基金會的收藏豐富多元,由近4500件作品組成,它們亦是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與來自世界各地的500多位藝術家建立聯(lián)系的最好見證。
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與多家全球重要藝術機構建立了合作伙伴關系,致力于吸引更多公眾關注當代藝術家的作品,并在他們觀點的啟發(fā)下展開更多的思辨。
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的國際視野在其展覽策劃和藝術家作品收藏方面尤為突出,三十多年來,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一直對中國藝術界懷有濃厚興趣。自20世紀90年代初以來,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為黃永砅、蔡國強、凌飛和林一林等中國藝術家,以及費大為和侯瀚如等藝術評論家和策展人提供了駐留項目,并與他們保持著長期的學術交流??ǖ貋啴敶囆g基金會曾特別邀請蔡國強與黃永砅參與多次個展與群展。
從2018年開始,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與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聯(lián)袂舉辦了一系列展覽項目,其中包括“陌生風景”(?A beautiful elsewhere?,2018年)、“石上純也:自由建筑”(?Junya Ishigami: Freeing architecture?)、“讓·努維爾:在我腦中,在我眼中…歸屬…”(?Jean Nouvel: in my head, in my eye…belonging…?,2019年)、“樹,樹”(?Trees?,2021年)以及“雷蒙·德巴東:現(xiàn)代生活”(?Raymond Depardon: La vie moderne?,2023年)。2025年,雙方將攜手推出藝術家法布里斯·伊貝爾的大型個展。
今年秋天,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將在法國巴黎皇家宮殿廣場揭幕全新展覽空間。新館由知名建筑師讓·努維爾(Jean?Nouvel)擔任設計,由此開啟卡地亞基金會歷史的嶄新篇章,彰顯其在巴黎城市和文化圖景,以及國際當代藝術舞臺上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