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見了!巴普洛夫!
開展時間:2025-03-08
結束時間:2025-05-10
展覽地點:彌金畫廊
展覽地址:上海市閔行區(qū)龍吳路4221號
參展藝術家:艾莉莎·里特爾,劉懿萱,丸山太郎
主辦單位:彌金畫廊
彌金畫廊即將推出群展“回見了!巴普洛夫!”,聯(lián)合藝術家艾莉莎·里特爾,劉懿萱,丸山太郎共同呈現(xiàn),展期自2025年3月8日至2025年5月10日。
圖像、形式與媒介的指向是否為一種經(jīng)驗主義的條件反射?通過與特定場景或情感的反復聯(lián)結,最終在脫離原初情境時,它們也能觸發(fā)特定條件下的反應——物的指向是人被訓練的結果。
這些反應可能是極具普遍性的,又或許深藏私密之中,因為那個塑造個體的“施訓者”是如此的復雜多變。他是個體經(jīng)驗、客觀環(huán)境、乃至更宏觀的結構與規(guī)則所混雜糾纏而成的共同體,是每個人的生命中都獨有的,無象、無形、無影、無蹤的巴普洛夫。
人類命運的有限性,如同柔軟的絲線,輕輕束縛住你我,但人們是否也曾試圖掙脫呢? 當面對熟悉的圖像陷入陳舊的情緒,卻又清晰地感受到其中那抹異樣時;當發(fā)現(xiàn)小狗和碩大的晶瑩剔透的葡萄正在發(fā)表嚴肅的政治與哲學演講時;當感受到蒙太奇手法下古巴比倫風格所帶來的幽默詼諧時......那一刻,巴普洛夫那看似堅實的訓練成果正在悄然松動,而這正是掙脫束縛的最好時機。
關于藝術家
艾莉莎·里特爾 Alissa Ritter
艾莉莎·里特爾,1995年生于德國杜伊斯堡,現(xiàn)生活與工作于德國杜塞爾多夫。2021年以文學學士學位畢業(yè)于德國杜伊斯堡-埃森大學藝術與英語教育研究專業(yè)?,F(xiàn)就讀于德國杜塞爾多夫藝術學院,2023年至今師從Prof. Peter Piller,2021-2023年師從Prof. Yesim Akdeniz。2022-2023年獲得德國Deutschlandstipendium獎金。
近期展覽:Langer Donnerstag:Working(with)Textiles,Museum Ludwig,科隆,德國(2024);Crémant Feuilleton,La Felce & M.A.R.S,科隆,德國(2024);Blue Binding Ribbon,Temporary Gallery,科隆,德國(2024);Spielplatz Atelier,Teloy Mühle,梅爾布施,德國(2024);Kunstakademie Düsseldorf.Zweihundertfünfzig,Kunstraum Popescu,杜塞爾多夫 / 梅爾布施,德國(2023);Art Artist,杜塞爾多夫,德國(2023);D8.CHT,Galerie Biesenbach,科隆,德國(2023);CUBUDE,Cubus Kunsthalle,杜伊斯堡,德國(2022); Error Arts Festival,丁斯拉肯,德國(2021);Repurpose Textile,Caritas,杜塞爾多夫,德國(2020);Yes Baby,埃森,德國(2020);Erinnerungsgeflechte,Baustelle Schaustelle,埃森,德國(2020);
劉懿萱 Liu Yixuan
劉懿萱,1988年生于中國吉林,現(xiàn)生活和工作于北京。2012年本科畢業(yè)于四川美術學院油畫系;2015年研究生畢業(yè)于四川美術學院油畫系。
劉懿萱的繪畫看上去“保守”的特質(zhì)造就了何種情緒,懷舊感看上去無可避免地出現(xiàn)在畫中。帶著說不清楚的偏執(zhí),而且可能會持續(xù)很長時間。近作視角從物象過度到追求刻意感的人造景,圍繞刻意的造景展開。觀看習慣所造就的審美取向形成諸多觀看“制式”,這在老畫報、老照片等舊圖像上顯得樸素和清晰。用繪畫手段刻意打破這些習慣往往顯得徒勞。他更傾向?qū)λ^“制式”進行集體戲仿,做出可能的偏離,獲得一定程度異樣感。舊時風格物與人都表現(xiàn)出不合時宜的優(yōu)雅,是認真的閑適。與懷舊大概率的傷感相比,他情愿繪畫帶有輕微享樂傾向,從而實現(xiàn)“不深刻”的表達,這是一種樸素的常態(tài)。就像逛公園,散步并不是為了頓悟。
過往展覽:難以自拔,ihere畫廊,北京,中國(2024);對于苔蘚的觸摸,周空間,上海,中國(2024);月光下的霧靄,逸空間畫廊,南京,中國(2023);熱烈的 共舞于街中,彌金畫廊,上海,中國(2022);仿園,彌金畫廊,上海,中國(2019);壹壹壹壹,亦安畫廊,北京,中國(2017);化物,亦安·上海,上海,中國(2017);BIG雙年展—全世界的未來,BigSpace,上海,中國(2015);
丸山太郎 Taro Maruyama
丸山太郎 ,1991出生于日本神奈川縣。2021年獲得東京藝術大學雕塑專業(yè)博士學位
個展經(jīng)歷:The Whistle and the Midline are Beyond the Sky,A SO-KO,1-11-6,Higashi-Kasai,東京,日本(2024);Magic Saving Point,TAKU SOMETANI GALLERY,東京,日本(2023);Sunshine, Infidelity, and Gentle Feelings,TAKU SOMETANI GALLERY,東京,日本(2021);Reversible Suspense / Much Better Memories,TAKU SOMETANI GALLERY,東京,日本(2021);Let's be together,Gallery HIROUMI,東京,日本(2019);
部分群展:The Sun and Sugoroku,TAKU SOMETANI GALLERY,東京,日本(2024);Eudaemonia,Gallery Common,東京,日本(2024);FOUND! by Taro Maruyama & Keisuke Yamamoto,Gallery Room,BABY The Coffee Brew Club,東京,日本(2024);Business Trip Monologues #3,GASBON METABOLISM,山梨縣,日本(2023);Taro and Atsuko Double Horizon,TAKU SOMETANI GALLERY,東京,日本(2023);ENCOUNTER by Yuka Ishii & Taro Maruyama,Mitsukoshi Contemporary Gallery,日本橋三越,東京,日本(2022);Under Current,寶龍美術館,上海,中國(2022);TAION,Aoyama Spiral,東京,日本(2021);The Big and Hardness,BLOCK HOUSE,Minowa Soft House,東京,日本(2021);Ampersand,東京畫廊+BTAP,北京,中國(2021);Tokünsteralem,Academy of Fine Arts Münster,明斯特,德國(2019);Art Award Tokyo Marunouchi 2018,Shin-Marunouchi Building,東京,日本(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