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沉默的形狀——趙培智個展

開幕時間:2024-04-06 15:00

開展時間:2024-04-06

結(jié)束時間:2024-04-23

展覽地點:南京藝術學院美術館4號展廳

展覽地址:江蘇省南京市虎踞北路15號

參展藝術家:趙培智

主辦單位:南京藝術學院 中國國家畫院 北京美術家協(xié)會 中國油畫學會

協(xié)辦單位:南京繪視界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承辦單位:南京藝術學院美術館

展覽介紹


前言

“沉默的形狀”是藝術家趙培智本次展覽的題目,表達了他近幾年繪畫背后隱含的多個指向。如果“形狀”作為繪畫描述人與世界認知的修辭,“沉默”則是將這一修辭返回人世間的具體路徑,既是蕓蕓眾生面對生活的實在“面孔”,亦是遺存在心性和自覺中對于現(xiàn)實的不甘,置身于命運的矛盾之中,所承受的無奈與掙扎。

人這一具象的主體,始終是趙培智面臨現(xiàn)實生活所描繪的對象,同時也是他創(chuàng)作所塑造出繪畫語言的“形狀”。在他的畫面中,身體的“表情”是僵硬而木訥的。肩膀與上臂連接處的隆起,是趙培智將人物的身體進行變形刻畫的關鍵,肩膀是人體的重要平衡與支撐點,刻意的隆起使得看似不平衡的身體與動作,有了新的造型特點。在趙培智的筆下,照射出勞動者日常所積蓄的能量和質(zhì)樸,而這一切隱蔽在身體的變形之中,躲藏在沉默的表象之下。

展覽劃分為“誰的面孔”“一個人的世界”“有馬的生活”“沉默的樣子”四個互為關聯(lián)的結(jié)構(gòu),像四塊即將合成的拼圖,分別講述藝術家趙培智通過沉默的四種樣式,進入對個體與集體、精神與物質(zhì)、現(xiàn)實與理想的思考。當沉默被賦予多重的形態(tài)和意義,繪畫會成為討論現(xiàn)實的一則注腳,在無言無語的世界,感受人性的純粹與復雜,展示了沉默與吶喊、矛盾與和諧相互作用的景觀。趙培智的繪畫,選擇家鄉(xiāng)新疆的人物、景致和動物等熟悉的形象,以及對城市生活中種種困境的思考,共同作為思想表達的參考。鄉(xiāng)愁是流淌在血液中的一種永恒的情感,仿佛是一位操著滿口濃烈“鄉(xiāng)音”的老者、正在吞下一盤醇正羊肉抓飯的少年、隨時哼唱一曲塔吉克民族情歌的少女。在趙培智的筆下,帶有明顯新疆特征的人物形象,有著顯性獨特的地緣屬性,同時帶著現(xiàn)代城市生活的焦慮與不安的狀態(tài),形成了他鮮明而獨特的繪畫內(nèi)容與結(jié)構(gòu)。當四塊拼圖形成展覽語言的筋皮與骨骼,由語境構(gòu)建出的語意,共同拼合成“沉默”所能呈現(xiàn)的“形狀”。

趙培智的繪畫中,沉默被納入創(chuàng)作的媒介,以“沉默的形狀”作為交流的發(fā)端,去感受人性的多樣性、時代變遷的困境和真實生活中的疑惑?;蛘哒f,沉默可能是在描述人性中弱點的特性,擁有弱點才能稱作一個鮮活的人。沉默更是一種超越言語的表達方式,而它與現(xiàn)實問題之間含糊不清的邊界,也構(gòu)成了“沉默的形狀”得到延伸,在糾纏的矛盾中不斷地掙扎與思考。

(原文有刪減)

藝術家簡介

趙培智,1971年出生于新疆,1995年畢業(yè)于新疆師范大學美術系,2004年于法國國立巴黎高等美術學院進修?,F(xiàn)為中國國家畫院油畫所所長,一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理事、油畫藝術委員會委員,北京美術家協(xié)會副主席,中國油畫學會理事兼學術委員會委員,北京當代中國寫意油畫研究院副院長兼學術委員會秘書長。

策展人簡介

馮兮 ,現(xiàn)為北京中間藝術基金會趙文量楊雨澍藝術中心研究員。

部分參展藝術家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