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AMNUA藝術城市第六期:不具體區(qū)域

開幕時間:2016-03-19 15:00

開展時間:2016-03-19

結束時間:2016-03-19

展覽地址:南京藝術學院美術館AMNUASTORE

參展藝術家:王爍,應晶晶,朱楠楠

展覽介紹


展覽總監(jiān):文夏
 
學術主持:潘企群
 
藝術家:王爍 應晶晶 朱楠楠
 
展覽助理:丁涵玉  王曉丹
 
展覽設計:張鑫 沙昱璇
 
展覽時間:2016年3月19日15:00
 
展覽地點:南京藝術學院美術館AMNUASTORE
 
展覽合作: 空藝術   VART      新浪收藏  99藝術網(wǎng)




AMNUA藝術城市經(jīng)歷了2015年啟動的一年,從咖啡廳、書店、社區(qū)到企業(yè)等,南京藝術學院美術館的這一公益項目,希望通過走出美術館的形式將藝術普及到大眾中去,通過落地性的群體覆蓋,將實際的藝術知識分享到個人,個人關注自己喜愛的藝術世界。此次項目將與AMNUA藝術城市成員咖啡廳--FRIENDS 合作進行,將覆蓋陶谷新村區(qū)域的社區(qū)和生態(tài),將藝術更為便捷地帶給大眾。

2016年AMNUA藝術城市計劃將增加社群計劃,加入成為AMNUA藝術城市的追隨者,你將獲得更為具有針對性的藝術關懷。

此次,《AMNUA藝術城市第六期:不具體區(qū)域》,是我邀請藝術家潘啟群先生為大家進行一次關于抽象藝術認知的分享會,此次項目選擇了王爍、應晶晶、朱楠楠共三位抽象藝術家的作品進行討論,通過對三位藝術家不同的抽象作品,來認知當下青年藝術群體對抽象藝術這一形式與風格的接受和轉換。


 

王爍

生于河北,藝術家

王爍選擇了一種獨特的方式來表現(xiàn)他的精神訴求。出生在80年代末的王爍,在創(chuàng)作時沒有停留在對生活表象的模仿和復刻,他的作品總是源于生活可又和生活產(chǎn)生了一定的距離感,他通過探尋這種恰如其分的距離感來營造一種新的、有特殊氣質的畫面秩序。在王爍的作品中,宗教和這種畫面秩序是分不開的,但卻也不是刻意填入的,在看他的作品時你會發(fā)現(xiàn)宗教的儀式感于其中有一種必然性,也可以說他是在探尋人與自然的關系時遇見了宗教,之后宗教便作為載體出現(xiàn)在了畫面中。因此,對宗教的超越性與生活想象之間關系的探索,是他一直堅持的。



ARTIST應晶晶

生于浙江嵊州,藝術家

作為當下不斷進行藝術創(chuàng)作研究的年輕藝術家,她近一年多的抽象作品的研究重點多在呈現(xiàn)將東方傳統(tǒng)水墨情懷與現(xiàn)代工業(yè)文明所展現(xiàn)的物質感特性,兩者之間存在的“失衡美感”,她以自己的思考方式結合藝術實踐,來展現(xiàn)給觀者。兩者從歷史的時間存在意義上講是此消彼長,但是我們對于兩者情懷共存始終。這種“失衡的美感”始終是以動態(tài)的、多維度的、不定可能性的狀態(tài)存在于我的作品和藝術實踐當中,此方案將延伸她架上繪畫作品的觀念和意義,以多維度(平面作品、三維立體作品與影像相結合)的立體表達,來豐滿她關于“水墨·水晶·晶”系列創(chuàng)作理念的呈現(xiàn),更具可看性和參與性。




朱楠楠

生于河北,藝術家

朱楠楠的作品在源于她自身的藝術閱歷之外,更多的是對于生活與藝術合而為一的感悟,看她的作品,第一眼望去放佛都有一種神秘的氣質,或者更是一種拒人于外的冷漠。然而再仔細去審視,卻發(fā)現(xiàn)一個不一樣的世界,這個世界里既有她對生活的認知,還有她對于身處社會的一種批判。

她的作品更像是她自己的一面鏡子,人與畫都放佛《紅樓夢》中的妙玉,靜謐的外表都被一層“紗”所遮蓋,讓人一眼無法去直接把握,然而透過這層“紗”去看看她的作品,卻能發(fā)現(xiàn)一個別樣的世界。

正如這幅作品《綻放》中,她展現(xiàn)了一個跨越時間的感知,裸露的身體,神秘的面容,深邃的目光以及飽滿的乳房,顯示了女性從女孩到少女成長的綻放,一種青春的活力從面前的“紗”中蓬勃而出。而她在創(chuàng)作這幅作品之時,恰逢朋友母親做了切除乳房的手術,失去了作為女性的象征,有感于此在她的畫筆中,畫面左右兩側的乳房形成了一個鮮明的對比,幸與不幸交織于一體,有彷徨,有堅持,更有一種對于朋友母親重新振作的寄托。

在她的系列作品《遠古的歌聲》中,面對現(xiàn)代社會鋼筋水泥所澆筑的物理與心理的壁壘,她渴望能夠做出一些改變,發(fā)出一聲吶喊。作品中面對著心靈的隔膜,人們帶上面具來遮掩真正的內心,在第一幅作品中,斑駁的面具卻遮蓋不住姣好的面容,依稀遮掩的眼神中透出一絲冷漠與哀怨,或者說更是一種無助與渴望,渴望每個人再堅持純粹的自我之外,能有一個心靈上的溝通。

在她的第二幅作品中,宛若金屬質感的面具仿佛想塑造出堅強的內心,然而透過那層“紗”所透露出來的彷徨與惶恐,一顆柔弱的心躍然畫面。在鋼筋水泥的壁壘中,我們都在試著去做一些改變,我們很努力去奮斗去堅持,也許并不是要改變生活,而是不讓生活來改變我們。

部分參展藝術家主頁


作品預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