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九宮格——精確的視覺化

開幕時間:201512-06 16:30:00

開展時間:2015-12-06

結束時間:2016-01-03

展覽地址:上海明圓美術館

策展人:高遠,石冠哲

參展藝術家:萊勒·卡爾哈爾德,繆曉春,石磊,唐暉,史金淞,何森,何汶玦,張小濤,崔岫聞,王煜宏,劉文濤,龐海龍,鄧巖,付斌,孫曉晨,裴麗,張文超

主辦單位:上海明圓美術館

展覽介紹


由上海明圓美術館主辦的“九宮格--視覺的精確化”藝術展將于12月6日(周日)下午四點半在上海市復興中路1199號5樓明圓美術館正式拉開帷幕!

本次展覽由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博士石冠哲、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研究所研究員高遠聯合策劃,邀請參展藝術家共17位,展出作品約50余件。

近兩年的當代藝術展覽中,一種表面化的、傾向于幾何化和極簡主義的抽象風格大行其道,有些甚至是對歐美六七十年代藝術的直接復制與搬用,還有一些成了為市場所熱衷的缺乏內涵的商業(yè)風格。針對這種趨向,針對某種徒有其表的“抽象”,最好的應對方式就是找到真正具有學術品質的藝術家及其作品,并將其納入到當下藝術的學術討論中。

本次展覽選擇的藝術家的作品與那種流行的風格有一定距離,且更具批判精神和深入而持久的思考。展覽所針對的并不僅僅是“九宮格”的表面圖式,還有其內在的深層邏輯--這個圖式的生成、發(fā)展及其應用,以及在人們思維中潛移默化的作用。

藝術媒介的跨越以及多樣性也是本展覽討論的話題之一。參展藝術家的作品包括了架上繪畫、雕塑、攝影、裝置、影像以及新媒體藝術及跨媒體藝術等幾乎所有視覺藝術門類。從學理意義上說,本次展覽中的很多作品雖然都不是新媒體藝術的傳統(tǒng)研究范疇,但都涉及新媒體觀念的運用,也就是說,新媒體技術在當代藝術中的意義和價值實際上已經擴大。我們可以總結什么是當代藝術中的“新媒體意識”:它是藝術家在當代藝術創(chuàng)作中對于新媒體實體和新媒體觀念的運用意識。

根據作品的形態(tài)及觀念指向,本次展覽大致分成三個相互交織又有區(qū)別的單元,第一單元為抽象及其圖式,包括的藝術家有萊勒·卡爾哈爾德、崔岫聞、何森、王煜宏、劉文濤、龐海龍;第二單元為圖像的創(chuàng)制及其演化,包括的藝術家有繆曉春、石磊、何汶玦、張小濤、鄧巖、付斌、孫曉晨、張文超;第三單元是思維及其形狀,包括唐暉、史金淞,張小濤、王煜宏、龐海龍、裴麗幾位藝術家。這里面有一些藝術家在各個單元之間跨越,并不局限于某一類主題,正體現了他們作品媒介和觀念的跨越性。這三個單元相互牽制又相互補充,而它們之間互動的根源正是“九宮格”這一圖式的開放性以及其跨文化內涵。

這個象征取景和圖像生成本源的“九宮格”,作為一種跨文化結構存在于中西方的歷史之中。它在歷史上就作為框定與規(guī)約的象征,既是制像的基礎,又作為游戲規(guī)則,同時也是與當下數字理性和秩序密切相關的文化框架。本展覽將自身傳統(tǒng)文化中的元素和藝術史中的相關問題納入到討論中,試圖發(fā)現當今藝術中自然生發(fā)的某種與圖像制作和生成有關的結構及其背后的文化邏輯。在這里,“九宮格”的圖式似乎能夠象征當下藝術中的某種潛在秩序--一種精確理性的思維圖式,一種跨文化的結構。它生成于傳統(tǒng)文化與當下視覺體驗的交織中,同時也融入到當下社會諸話題的語境中。

本次展覽將持續(xù)至2016年1月3日。

作品預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