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園林異景——中國當代藝術邀請展

開幕時間:2015-06-13 16:30:00

開展時間:2015-06-14

結(jié)束時間:2015-08-22

展覽地址:蘇州金雞湖美術館

策展人:了了

參展藝術家:費翠翠,付豫,何千里,雷巧武,李吉英,王海龍,曾樸,翟軒弘,張業(yè)鴻,張釗瀛,鄭龍一海

主辦單位:蘇州金雞湖美術館

展覽介紹


/ 無極

古人有言:“無極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無極,萬物之本源;無極,世間之永恒。孕育與發(fā)展,靜止與運動。園林之“無極”,在于趣美之定格,文化之傳承;園林之“無極”,在于時光之落定、歷史之延續(xù)。無有一極,無有不及。徐冰認為這個社會需要重新獲得對自然的尊崇;管懷賓的裝置藝術是用普通的材料來做一個微型的人文景觀;展望的假山石是傳統(tǒng)與當代的一個連接;邱志杰的作品結(jié)合中國傳統(tǒng)園林藝術和當代視覺,創(chuàng)造一個可步入的、園林式的領域;孫遜的動畫反射出一個個發(fā)人深省的玄虛意象;我們在李青的作品中,看到了他含蓄的、偶發(fā)的、拓撲的、不確定的東方式的美學特征;倪有魚用“造園”的方式,傳遞出一種帶有生命感的傳統(tǒng)文化氣息??傊?,他們的作品意在體現(xiàn)世界的多元和豐富性。

/  煙云

“愛龐公不入城閫,喜陳摶高臥煙云。” 這段古人的話是對 “煙云”的最好描述。園林之“煙云”,話“隱逸”之“處世”,品“園林”、畫“園林”、釋“園林”……以“園林”為景、以“園林”為心。感千絲萬縷,化煙云繚繞。得其心其境,尋煙云之路。井士劍的作品似乎在一片煙云之中,猶如一幅傳統(tǒng)的水墨畫;張恩利的作品是極簡的,幾筆下去,畫面就起“煙云”,唯美至極;羅荃木感興趣的是人和自然的關系;季大純的作品具有國畫的意境空靈,并富有無盡詩意;章劍的畫讓觀者進入朦朧的夢境;尹朝陽從“青春遠去”中的平面化,到“烏托邦”系列厚重的肌理,再到“出山”系列中顏料的來回覆蓋、刮劃、涂抹,形成的模糊效果,他將目光轉(zhuǎn)向了中國的傳統(tǒng)之中。這些藝術家們更致力于自由地主體抒發(fā)和畫面表達,以“退”為“進”,達成一種全新的視覺感受。

/ 虛境

虛境為景,不盡之意。虛無為道,包容萬物。有而若無,實而若虛。園林之“虛境”,闡情之味深,言之致遠。曲徑通幽,以小見大。柳暗花明,須彌芥子。生境、畫境、意境,得于虛境有無。余友涵的作品處處體現(xiàn)著老子“無為”的思想;何賽邦和武藝的水墨繪畫寥寥幾筆,極簡極少,卻讓繪畫回歸本質(zhì);近幾年來,劉國夫創(chuàng)作了一批以自然荒原為主題的藝術作品,“為今天的當代藝術生發(fā)出具有東方文明與氣質(zhì)的異質(zhì)景觀”;繼“城市”系列后,趙崢嶸的“園林”作品展現(xiàn)雜亂的書寫性筆觸,營造出詩意的氛圍;王亞彬“畫的靈感來自很久以前的中國所留下的遺產(chǎn)”;孫堯的作品讓人聯(lián)想到自然的原始和神秘。他們的作品由實境誘發(fā),并開拓審美想象的空間,一種“詩意的空間”,是對自然的升華。

/ 幽玄

幽而不露,玄而深遠。幽玄之妙,余情之美。園林之“幽玄”,在境之安詳、意之神妙。相由心生,景亦有心生。觀景得心,以心造景。境生象外,意在言外。園林“美”,情之“美”,心之“美”。鄭在東是一個崇尚“自然”的人,他的作品亦處處體現(xiàn)著“自然而然”的感受;洪磊的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他用現(xiàn)代的方式表現(xiàn)出傳統(tǒng)中國畫特有隱藏不露的審美趣味;葉放反對露骨、直接、尖銳的感情表達,將人文精神內(nèi)涵,帶到了他們的水墨作品之中;陸春濤的“荷塘”意在言外,傳達出一種不可言喻的、微妙的意味;鄔一名追求一種 “神似”的精約之美,他善于捕捉瞬間的寧靜,將我們熟悉的植物的細節(jié)淡化在他“水墨”的畫面中;董文勝的圖像風格有著強烈的南方文化氣質(zhì),并流露出神秘主義的氣息,凝集著不可言傳的意韻;劉琦的作品講求“恬淡”,隨性而安詳。在他們的筆下,江南風景園林有著東方特有的神秘之美,寄托著藝術家的精神追求。“境生象外”,他們的作品追求優(yōu)美、安詳、柔和?,F(xiàn)實中缺失的靈性與詩意在這里生存、升華為形而上的審美享受。

部分參展藝術家主頁


作品預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