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照片作品“Rock Never”系列里,向利慶呈現(xiàn)了對于由空間轉變和其對都市的潛在作用帶來的變化的回應。如今,嚴密的高樓大廈使得水平結構的社會變成了一個命令和控制的垂直組織。通過向利慶的照片,其中那些千篇一律的當下的住宿樓房,正在審視著這些作為建筑大計的符號。由于這個作品本身蘊涵的矛盾,其力量在于:當你近距離閱讀這幅圖像,會理解為這全是個體,但彼此相似,而公寓樓房作為人的棲息地—圖像展現(xiàn)的是在公共大眾和私人空間之間的分裂。建筑以社會愿望承載者的身份出現(xiàn),在這種情況下忽略了個體及其需要,但這些集體住宿大樓是對幸福的幻想。抹消差異的嘗試,搭建一個對體系失敗所造成的自我幽閉和恐嚇的臨時臺架,這作品因此有著令人振奮的荒謬感。向利慶一直對于差異和同化有著特別的關注,他近期的攝影系列“The Second Generation”(第二代)表現(xiàn)了來自同一個家庭的兩個人的顯著差異,雖然只相隔了一個年代,但每一個人卻代表和意味著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
向利慶的作品并非只局限在攝影上,他同樣也以繪畫和雕塑進行創(chuàng)作。他的抽象繪畫作品如同他描述的噩夢般建筑的照片,表達的是一種中心的失落感。因此在這些繪畫里很難找到直接和易辨認的點。雖然在觀看他那多彩的合成作品的過程中,很有些陰沉和不適的成分,但其初衷卻并非是構造一個完結式的焦慮不安的戲劇,反倒是對生活的平靜狂歡。
向利慶,1973年生于浙江。畢業(yè)于中國美院油畫專業(yè)。如今生活工作在上海。向利慶的作品在國內(nèi)外被廣泛展出。近期參加的展覽有:中國當代建筑、藝術和視覺文化, Boijmans van Beuningen博物館,荷蘭鹿特丹(2006);無休無止:攝影與新媒體藝術,上海當代藝術館(2006)。
年鑒
基本資料 1973 生于浙江紹興
教育 1995 畢業(yè)于中國美院油畫專業(yè)
個展 2008 聯(lián)系, Paul Frèches Gallery,法國
2006 娛樂剩余價值-向利慶個展, 龍華路2577號,徐匯區(qū),上海
2004 上海傳遞, 小馬爾圭畫廊, 法國
2003 粹-向利慶個展, 香格納畫廊主空間,上海
2001 改變中-向利慶個展, 香格納畫廊主空間,上海
來自杭州的消息-向利慶個展, 旋宮50, 上海
群展 2008 小制作第五回, 小平畫廊
第三屆南京三年展-亞洲方位, 南視覺美術館, 南京
“失眠”攝影展, 比翼藝術中心
小作品-香格納畫廊藝術家群展, 香格納H空間,上海
他人的世界 - 當代藝術展, 上海當代藝術館
2007 深圳/香港城市建筑雙年展2007-遷移嗜好者, 深圳
今日中國藝術周-棱鏡: 新媒體藝術展, 奧地利政府總理府畫廊, 維也納
香格納秋季群展, 香格納畫廊主空間,上海
被槍斃的方案-40多位中國藝術家/50多個被槍斃的方案, 可當代藝術中心, 上海
個人的態(tài)度2-錄像、照片與裝置展, 香格納H空間,上海
干涉, 上海市
2006 中國當代-建筑、藝術和視覺文化, 荷蘭建筑學院; 波伊曼·凡·布寧根博物館; 荷蘭攝影博物館, 荷蘭
個展, 2577創(chuàng)意大院, 上海
傳承-從照片到畫面, 比亞里茨, 法國
無休無止-攝影與新媒體藝術, 上海當代藝術館, 上海
2005 第二屆廣州三年展自我組織單元-比翼藝術中心: 如何將廣州變成上海, 信義國際會館分展場, 廣州
聚焦-來自美國Haudenschild夫婦收藏的中國當代攝影和錄像藝術展, 中國美術館, 北京
蒙彼利埃/中國:MC1 中國當代藝術雙年展-首屆蒙彼利埃當代國際雙年展(中國藝術), 蒙彼利埃, 法國
回到未來: 上海藝術展, 波蘭波茲南內(nèi)部空間藝術中心; 德國漢諾威浮士德畫廊
上海建設-十位藝術家聯(lián)展, 滬申畫廊, 上海
集體空間, 香港
上海無極限, galerie le Petit Camarguais, Gallargues, 法國
2004 龍族之夢-中國當代藝術展, 愛爾蘭現(xiàn)代美術館, 都柏林, 愛爾蘭
62761232-當代藝術展, 比翼藝術中心, 上海
上海驚喜, LOTHRINGER 13, 慕尼黑, 德國
聚焦-來自美國Haudenschild夫婦收藏的中國當代攝影和錄像藝術展, 上海美術館, 上海
國人—中國的攝影與錄象展, 德國
上海多倫青年美術大展, 多倫當代美術館, 上海
超越界限, 滬申畫廊,上海
中國人-中國攝影與錄像, 大眾美術館, 德國
聚焦-來自美國Haudenschild夫婦收藏的中國當代攝影和錄像藝術展, Earl Lu 畫廊, 拉賽爾藝術學院, 新加坡
聚焦-來自美國Haudenschild夫婦收藏的中國當代攝影和錄像藝術展, 提華納文化中心, 提華納, 墨西哥
2003 打開天空-多倫當代美術館開幕展, 上海多倫現(xiàn)代美術館,上海
人工 ^ 呼吸, 北京
少數(shù)服從多數(shù), 比翼藝術中心, 上海
節(jié)點-中國當代藝術的建筑實踐, 聯(lián)洋建筑博物館, 上海
聚焦-來自美國Haudenschild夫婦收藏的中國當代攝影和錄像藝術展, 圣地亞哥州立大學美術館, 圣地亞哥, 美國
討厭,繪畫展, 比翼藝術中心,上海
2002 巴黎-北京-中國當代藝術展, 皮爾卡丹文化中心,巴黎,法國
第四屆上海雙年展-都市營造, 上海美術館, 上海
24:30 當代藝術家交流展, 比翼藝術中心,上海
2001 這就是我, 上海東大名倉庫
能抓住老鼠的就是好貓, MUNKERUPHUS 畫廊, 丹麥
附體-攝影和錄像, 杭州; 上海; 北京
2000 惰性與偽裝紙上作品展, 上海油雕院, 上海
1999 超市: 當代藝術展, 上海廣場, 上海
物是人非-攝影展, 天鑰橋路859號, 上海
20世紀的最后5分鐘, 東廊藝術, 上海
1995 4x100平方-小組活動, 杭州